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伴著指責與力挺的不同聲音,中國煤炭行業在2009年發生大變局。一場聲勢浩大的“國進民退”在山西省內上演,這座全國的鍋爐房,欲改寫自己“帶血GDP”的歷史。時至年尾,大批重組企業已取得許可證,這一模式也正在被其他地區效仿。
“寧聽罵聲,不聽哭聲”
山西省被稱為全國的鍋爐房。煤炭業對全省GDP的貢獻為70%。同時,礦難、腐敗等問題也使煤炭業成為“黑色產業”。
2009年2月,山西新任省長王君在一次安全生產大會上稱:“寧聽罵聲,不聽哭聲。”一場煤炭業改革行動開始醞釀。按照山西省政府規劃的目標,到2010年礦井數將由2598處壓減至1000處,煤炭企業由2200多家縮減至100家左右。煤改使數千名“煤老板”從煤炭經營前臺隱退,甚至完全退出。
罵聲如約而來。部分經濟學家和行業內人士紛紛表態,認為“國進民退”是歷史的倒退,不利于市場化改革,且不利于山西省的投資發展。
民營煤炭企業則說:“如果采取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實際上是把市場經濟給扼殺掉了。”許多煤老板投資兩三億元的煤礦,兼并重組到國有集團時,評估價格只能達到投資額的一半。
然而山西煤炭資源整合還是在罵聲與支援聲的交織中進行了下來。到2009年12月中旬,山西省小煤礦重組方案基本塵埃落定,全省重組整合煤礦企業的正式協議簽訂率為98%,主體接管到位率為94%。
“國進民退”不是目的卻成結局
利益雙方各有取向。對山西省政府部門來看,煤炭資源整合的目標并不是要“國進民退”,而是“強進弱退”、“優進劣退”,希望“不要帶血的GDP”。而客觀上造成的“國進民退”則是復雜的歷史沿革所造成的,無可避免。
從企業體制上看,這場“國進民退”屬于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的延續。歷年的宏觀調控中,無論是淘汰落后,還是節能減排;無論是土地政策,還是貸款政策,民營礦業都是首當其沖的被調控對象。
另一方面,大型國有煤炭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能夠形成清潔高效的煤化工產業鏈,有助于將山西煤炭業發展成為節能環保型產業。
有人退出有人跟進
“國進”的同時也不完全要“民退”。在山西省政府的兼并重組方案中,兼并重組主體也包括有民營煤炭生產企業。從官方的統計數字來看,其中約有1/3是非國有集團公司。
大部分民營小煤窯被關停和淘汰的同時,少部分民營企業隨著這場整合而跟進。在以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為主導的大整合中,中小煤礦有三種選擇:直接出售給國有集團;以礦作價入股國有集團;以及聯合重組地方煤炭集團。股份制是此次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主要形式。大多數煤老板傾向于將煤礦直接出售給國有煤炭企業。
一位被國有礦并購進來的民營煤礦主說:“跟著國企干還是有奔頭的。”雖然國有煤礦并購重組的出資未能達到這些民營礦主的預期,但煤礦由國有企業統一管理后,民營礦主每年享受分紅的同時也減少了安全和銷售等方面的經營風險。
被宏觀調控的對象,還是那些規模、生產技術堪憂的民營煤礦。
實際上,山西省煤炭整合的經歷正在成為其他省市的改革“范本”。內蒙古、河南和山東等地有關部門紛紛派代表到山西調研取經,有仿照“山西模式”整合當地煤炭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