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2005年對能源、材料來說,又是一個好年景。一年中石油價格上升41%,基礎金屬材料價格上升28%(圖1),同年全球股市回報為20%,債市為4%(新興市場債市11 %)。用一位對沖基金經理的話說,只要投資石油、商品,閉著眼睛也賺錢。
筆者認為,2006年還會重復同一個故事,石油及礦石將連續第三年拋離股市、債市和匯市,成為金融投資之星。看好石油及商品主要基于三個理由:需求持續強勁、供應增長緩慢、世界上游資太多。
首先,各項領先指標一致指向世界經濟活動重新加速。預計全球經濟增長率在今年可以達到4.9%,高過去年的4.5%,僅比近年最高值的5%(2004年)低0.1%。而且經濟增長動力進一步多元化,不再是美國消費一枝獨秀,美國的企業投資、歐盟、日本、中國、印度的增長均會進一步加速。強勁的需求,是能源、材料市場向好的最重要保障。
世界經濟在走向全球化,生產和服務外包規模越來越大,帶動了以中國、印度為首的一批新興國家的經濟起飛。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新興國家對能源、材料的需求大增,但發達國家并未減少對汽油、首飾的需求。可以說,新興國家的崛起,墊高了世界總需求的基數。這是一個結構性變化,使這個牛市更長,價格升幅更大。
其次,盡管價格急升,能源、材料的產能擴張速度遠比想像的慢。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大低潮的生產商,在新增產能上持觀望態度,至少在今后兩年內石油及多數礦石的產能增長仍落后于需求。以石油為例,國際能源組織預計今年石油需求上升1.7%(很可能低估了),而供應僅微增1.2%。
產能擴張緩慢,有其歷史背景。上一輪漫長的熊市中,采礦專家被排擠出管理層,金融專家紛紛坐正。這批人關注股東回報,搞并購是內行,開新礦則是外行。并購只涉及資源所有權的轉讓,并不增加世界產能總量。另外,熊市時削減開支最多的是勘探,沒有新發現的儲量,就限制了生產擴張。
最后,全球游資太多,投資渠道不夠。前幾年的超低利率水平和超寬松金融環境,造成游資泛濫。可供投資的資產供應量遠遠趕不上資金的增長,股市、債市回報率越降越低,于是游資涌向能源、材料這些剛剛邁出熊市的另類資產。在石油期貨市場上,1/4的合同掌握在對實物并無興趣的對沖基金手中。最近連以長期投資為目標的退休基金,也將大量資金投向能源、材料市場。水漲船高,價格上揚是自然的。
世界各國經濟多處在經濟周期的中點(mid-cycle)。經濟好像穩定下來了,但隨時有進一步下滑的風險;加息周期大致見頂,但息口下一步是升是降目前還難以預計。此時股市、債市都缺乏方向感,房價更是高處不勝寒,于是成就了商品這一另類投資工具。
順便提一句,筆者看好大宗商品中的礦石部分,但對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電解鋁等中游商品則不看好。如果中國房地產今年向好,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鋁價會小有反彈,不過這些領域的產能過剩太嚴重。
在各類商品材料中,筆者最看好黑金(石油)和黃金。去年第四季度石油價格的回落,筆者認為是暫時的。世界經濟在加速,全球庫存處低位,剩余產能很有限,這些是油價重新向上的基本理由。中東和伊朗兩大火藥桶中任何一個出事,必然引起石油價格飆升。值得一提的是,石油期貨現有凈沽空3萬張合約(圖2)。當這些合約平倉時,油價反彈可期。
黃金升勢起步較遲,但近來頗有破竹之勢。亞洲各國央行近年來積累下大量外匯儲備,其中大部分存放于美元資產。這些央行近月紛紛將部分資產轉成黃金,是這一輪金價升勢的動力之一。相信隨著美元匯率轉弱,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比率還會提高。同時,海灣國家(石油資金)、中國印度(外包資金)對黃金的消費需求也呈雙位數增長。
有人會說,今天的石油、黃金價格已經很高了。石油在1980年時每桶39.5美元,比今天的價格無疑低出許多。不過,如果去除通脹因素,今天的油價只有當年的60%(圖3)。黃金在1980年的高位為每盎司670美元,今天金價不過是當年的80%,去除通脹因素后更僅有30%。
2006年伊始,世界政治、經濟便充滿了變數。除了恐怖主義陰霾和伊拉克戰爭,后沙龍時代的中東局勢、俄羅斯/烏克蘭天然氣之爭背后隱含的能源運輸風險、伊朗核子項目可能引發的戰爭風云等,任何一個突發事件都可能觸發油價、金價飆升。而且,隨著美聯儲利率正常化進入尾聲,美元匯率估計會重返弱勢軌道。美元疲弱往往與油價、金價上升聯在一起。
商品價格往往每7-8年一個周期。由2002年起步的價格升勢,早晚有逆轉的一日。新興國家的需求、產能擴張的延緩以及過多的游資可以推遲價格調整的時間,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日本經濟的衰退以及蘇聯解體觸發了1990年代初的調整;亞洲金融危機和長期資本破產帶來了1990年代末的調整。能源、材料價格的決定性回落,多由意想不到的危機拉開序幕。這是商品投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