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中鋼在澳再次遇挫 山鋼武鋼有望入局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4-6-19 6:57 Thursday
中國中鋼集團(下稱“中鋼”)在澳大利亞業務再次遇挫。
一位15CrMo合金管業權威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鋼與澳大利亞新興礦商BrockmanResourcesLimited(ASX:BRM,下稱Brockman)的協議遭到后者新管理層反對。
2010年4月20日,Brockman發布公告稱,其已與中鋼澳大利亞公司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中鋼將在未來5年內,每年向其購買1000萬噸鐵礦石。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Brockman于今年6月被香港上市公司華南投資控股后,華南投資認為,與中鋼的合約“不劃算”,轉而尋求內地15CrMo合金管企業作為合作方。
一位接近Brockman管理層的礦業界人士證實,Brockman新管理層認為中鋼是貿易企業,并沒有15CrMo合金管生產業務,因此,Brockman將重新尋找中國15CrMo合金管生產企業合作以減少中間費用,還計劃引進幾家基建企業,組成一個聯合投資體。
澳大利亞是中鋼的主要海外業務基地之一,但今年中鋼在澳業務連續遭遇挫折,不久前,中鋼被迫暫停其在西澳中西部鐵礦項目。
上述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潛在的合作15CrMo合金管廠家包括山東15CrMo合金管、武鋼等,中鐵物資、中冶等在澳大利亞有基建經驗的企業則有望成為潛在的基建商。
中鋼被棄
中鋼與Brockman合作生變的直接原因,是后者今年6月被華南投資收購55.33%股權。
今年6月16日,華南投資完成對Brockman發起的全面收購要約,將其持有的Brockman股權由22.34%增加至55.33%,至此,Brockman成為華南投資的附屬公司,華南投資的兩名代表已于6月17日加入BRM董事會擔任非執行董事。
華南投資原來主要從事豪華轎車出租及機場穿梭巴士業務,2008年9月開始涉足礦產資源開發。上述權威知情人士表示,華南投資管理層控股Brockman后,開始重新設計Brockman的業務,其中涉及與中鋼合作。
根據中鋼與Brockman的諒解備忘錄,中鋼將獲得Brockman在西澳皮爾巴拉地區的旗艦項目Marillana最多50%未來產量的包銷權。在最初的5年包銷期內,中鋼將每年購買最多1000萬噸產品,相當于中國每年進口鐵礦石總量的1.6%,按照目前鐵礦石價格,該合同金額超過60億澳元。
西澳Marillana項目是Brockman的業務重點,總面積96平方公里,含符合項目JORC規則的礦石儲量,包括10.01億噸碎屑,及4850萬噸河道鐵礦床。Marillana鐵礦項目主要產品為61%品位初級赤鐵礦,計劃2013年投產,該項目預計每年產量約2000萬噸。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華南投資考慮到Marillana項目處于初級階段,希望通過“礦山+15CrMo合金管廠家+基建商”投資聯合體的方式,加快項目融資及投產步伐。
“由于與中鋼簽訂的是不具約束力協議,因此,華南投資棄中鋼而去并不需要成本。”上述人士稱。
中鋼被棄的原因,一是中鋼是中間貿易商,華南投資更希望與15CrMo合金管廠家直接合作,這樣可以直接敲定產品終端用戶;二是華南投資認為與中鋼的包銷協議利潤空間太小,產品銷售權受人控制,議價空間不大。
澳礦聯盟
中鋼被棄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合作協議無法滿足Brockman基建需求。
Brockman的Marillana項目開發關鍵,取決于鐵礦和港口建成,否則即使投產,產品也無法送達目的市場。,Brockman與中鋼洽談合作,就涉及中鋼幫助Brockman完成基建建設的內容,不過,這一要求超出中鋼能力范圍。中鋼在西澳的中西部鐵礦被迫暫停的原因就是由于基建權旁落他人。
華南投資希望借助聯盟的力量在推動基建上有所作為。
就港口基建而言,Brockman已與澳大利亞另外兩家礦商FRS及AtlasIronLimited組成一個西北鐵礦石聯盟,希圖聯合起來打破西澳基建被力拓、必和必拓壟斷的局面。
目前,西北鐵礦石聯盟已獲準在西澳黑德蘭港口(PortHedland)興建一個5000千萬噸/年錨位的港口。
知情人士稱,華南投資有意引入內地15CrMo合金管企業及基建商參與該港口建設。數日前,中鋁召集中國鋁業香港有限公司、寶鋼資源(國際)有限公司、中非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中鐵建中非建設有限公司及中國港灣工程有限公司組成開發西芒杜鐵礦的聯合體。
但鐵路方面的阻力比港口大很多。西北鐵礦石聯盟正在與必和必拓磋商使用后者鐵路基礎設施的可能性,這是華南投資的一種選擇。華南投資還有其他兩種選擇,一是興建FortescueMetalsGroupLimited鐵路基礎設施支線及協商接達該鐵路基礎設施,或干脆使用FMG的鐵路,二是耗巨資建設一條獨立的路線。前兩種選擇投資最小,但阻力最大,第三種選擇面臨經濟可行性的質疑。
一位15CrMo合金管業權威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鋼與澳大利亞新興礦商BrockmanResourcesLimited(ASX:BRM,下稱Brockman)的協議遭到后者新管理層反對。
2010年4月20日,Brockman發布公告稱,其已與中鋼澳大利亞公司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中鋼將在未來5年內,每年向其購買1000萬噸鐵礦石。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Brockman于今年6月被香港上市公司華南投資控股后,華南投資認為,與中鋼的合約“不劃算”,轉而尋求內地15CrMo合金管企業作為合作方。
一位接近Brockman管理層的礦業界人士證實,Brockman新管理層認為中鋼是貿易企業,并沒有15CrMo合金管生產業務,因此,Brockman將重新尋找中國15CrMo合金管生產企業合作以減少中間費用,還計劃引進幾家基建企業,組成一個聯合投資體。
澳大利亞是中鋼的主要海外業務基地之一,但今年中鋼在澳業務連續遭遇挫折,不久前,中鋼被迫暫停其在西澳中西部鐵礦項目。
上述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潛在的合作15CrMo合金管廠家包括山東15CrMo合金管、武鋼等,中鐵物資、中冶等在澳大利亞有基建經驗的企業則有望成為潛在的基建商。
中鋼被棄
中鋼與Brockman合作生變的直接原因,是后者今年6月被華南投資收購55.33%股權。
今年6月16日,華南投資完成對Brockman發起的全面收購要約,將其持有的Brockman股權由22.34%增加至55.33%,至此,Brockman成為華南投資的附屬公司,華南投資的兩名代表已于6月17日加入BRM董事會擔任非執行董事。
華南投資原來主要從事豪華轎車出租及機場穿梭巴士業務,2008年9月開始涉足礦產資源開發。上述權威知情人士表示,華南投資管理層控股Brockman后,開始重新設計Brockman的業務,其中涉及與中鋼合作。
根據中鋼與Brockman的諒解備忘錄,中鋼將獲得Brockman在西澳皮爾巴拉地區的旗艦項目Marillana最多50%未來產量的包銷權。在最初的5年包銷期內,中鋼將每年購買最多1000萬噸產品,相當于中國每年進口鐵礦石總量的1.6%,按照目前鐵礦石價格,該合同金額超過60億澳元。
西澳Marillana項目是Brockman的業務重點,總面積96平方公里,含符合項目JORC規則的礦石儲量,包括10.01億噸碎屑,及4850萬噸河道鐵礦床。Marillana鐵礦項目主要產品為61%品位初級赤鐵礦,計劃2013年投產,該項目預計每年產量約2000萬噸。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華南投資考慮到Marillana項目處于初級階段,希望通過“礦山+15CrMo合金管廠家+基建商”投資聯合體的方式,加快項目融資及投產步伐。
“由于與中鋼簽訂的是不具約束力協議,因此,華南投資棄中鋼而去并不需要成本。”上述人士稱。
中鋼被棄的原因,一是中鋼是中間貿易商,華南投資更希望與15CrMo合金管廠家直接合作,這樣可以直接敲定產品終端用戶;二是華南投資認為與中鋼的包銷協議利潤空間太小,產品銷售權受人控制,議價空間不大。
澳礦聯盟
中鋼被棄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合作協議無法滿足Brockman基建需求。
Brockman的Marillana項目開發關鍵,取決于鐵礦和港口建成,否則即使投產,產品也無法送達目的市場。,Brockman與中鋼洽談合作,就涉及中鋼幫助Brockman完成基建建設的內容,不過,這一要求超出中鋼能力范圍。中鋼在西澳的中西部鐵礦被迫暫停的原因就是由于基建權旁落他人。
華南投資希望借助聯盟的力量在推動基建上有所作為。
就港口基建而言,Brockman已與澳大利亞另外兩家礦商FRS及AtlasIronLimited組成一個西北鐵礦石聯盟,希圖聯合起來打破西澳基建被力拓、必和必拓壟斷的局面。
目前,西北鐵礦石聯盟已獲準在西澳黑德蘭港口(PortHedland)興建一個5000千萬噸/年錨位的港口。
知情人士稱,華南投資有意引入內地15CrMo合金管企業及基建商參與該港口建設。數日前,中鋁召集中國鋁業香港有限公司、寶鋼資源(國際)有限公司、中非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中鐵建中非建設有限公司及中國港灣工程有限公司組成開發西芒杜鐵礦的聯合體。
但鐵路方面的阻力比港口大很多。西北鐵礦石聯盟正在與必和必拓磋商使用后者鐵路基礎設施的可能性,這是華南投資的一種選擇。華南投資還有其他兩種選擇,一是興建FortescueMetalsGroupLimited鐵路基礎設施支線及協商接達該鐵路基礎設施,或干脆使用FMG的鐵路,二是耗巨資建設一條獨立的路線。前兩種選擇投資最小,但阻力最大,第三種選擇面臨經濟可行性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