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央企海外并購 身份仍處尷尬境地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3-1-19 16:00 Saturday
綜合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掀起一股海外收購的浪潮,然而,擺在中國企業“走出去”面前的最大障礙,除了資金、實力以及收購方式之外,企業的央企身份也不可小覷。如此,從中鋁與力拓交易告吹可窺一斑。 7月2日,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宣布斥資約15億美元認購力拓集團的配股,以相對較低的市場保全自己在力拓集團9.3%持股比例不被稀釋。 6月18日,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雅拉河畔,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下稱“五礦”)總裁周中樞親自按下了禮炮的按鈕,隨著一聲炮響,五礦宣布以13.86億美元成功收購澳大利亞OZ礦業公司。 這只是2009年以來中國企業發起對海外礦業并購熱潮中的兩起案例。在這波并購潮中,中國大型央企又占據了絕對的主流。 除中鋁與五礦外,5月1日,中國有色礦業集團以總價2.52億澳元(約合1.86億美元)買入澳大利亞稀土礦商LynasCorp7億股新股,從而獲得51.66%的控股股份。不到一個月時間,6月6日,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又宣布收購贊比亞盧安夏銅礦。 然而,恰恰是央企的特殊身份,使得中央企業“走出去”受到了種種障礙。 6月5日,力拓集團撕毀了與中鋁此前達成的195億美元注資方案,改而通過逐漸回暖的資本行情進行152億美元的配股融資,并與競爭對手必和必拓組建鐵礦石合資公司。這樁曾有望創造今年以來全球最大并購案的交易宣告失敗。為了彌補2008年以140.5億美元投資力拓集團帶來的巨額虧損,中鋁不得不在被力拓集團“玩弄”之后認購這家公司發行的股票。 在中鋁與力拓的整個交易過程中,政治因素起初在反對方面起決定作用,隨著資本行情回暖,經濟因素取代了政治因素阻礙了這樁交易。而實際上,在中鋁發起注資力拓、五礦收購OZ礦業、華菱集團收購FMG鐵礦石公司后沒多久,這幾樁并購交易案都遭受了澳大利亞政府的“延期門”。 澳大利亞反對黨和民族主義者認為,“中國國有公司代表的是中國政府,其背后是中國政府的意志,澳洲公司賣給的是中國政府而不是中國公司,因為國企的背后資金是無限的,違反了行情經濟公平競爭的原則”。這些聲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進程,雖然華菱集團收購FMG和五礦收購OZ礦業都成功了,但是都比初始方案苛刻很多。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7月4日舉行的2009年全球智庫峰會上表示,目前中國國企特別是央企大部分資產已經上市,并非國有獨資,因此“把上市公司當成國企”是一種無知表現。 他強調,跨國并購是中國大型企業加快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也將營造良好的環境來支持企業開展跨國并購。同時,李榮融也提醒中國企業,在開展跨國并購過程中,應量力而行,結合自身的實際和情況,有效地開展跨國并購,并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履行好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中鋁網援引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與央企相比,民營企業所遭遇的海外審批阻力較小,理應在資源能源收購方面發揮更大功效。不過,由于民企自身實力偏弱,“走出去”力有未逮,海外收購遲遲未能形成規模,這有賴于國家加強扶持力度,比如能否設立并購基金,給予資金支持;在國內審批方面,能否放寬尺度,加快審批流程。從長遠來看,具備實力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只是滿足國內能源資源的緊缺狀況,也是這些企業學習國際化經營,成為跨國公司的必經階段。海外收購是門“必修課”,老師是行情,課程并非高深莫測,多琢磨才能習得精髓、靈活運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