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沈驥如:前天,在“我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鐵礦石會議上,與會的企業家面對一個嚴酷的現實:從去年第四季度起,我國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工業陷入了全行業虧損,今年一季度,虧損進一步加劇。
令人尷尬的是,在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業利潤下滑乃至虧損的情況下,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卻不減反增,各大企業都在拼命投資新增產能。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粗鋼產能已達9億噸左右,創歷史最高紀錄,與6億多噸的需求相比過剩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國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工業全行業的開工率大約只有70%,同時,還有大量內襯不銹鋼復合管賣不出去。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業已出現了嚴重的過剩。
過去幾年,中央政府一直在強調要控制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過剩,采取了一系列“關停并轉”措施,調控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可是幾年過去了,產能調控卻越控越多,產能過剩越來越嚴重。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開工建設的3.57億噸的產能中,未按規定取得國家核準的占79%。這表明,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過剩限制政策形同虛設,大量項目未經批準違規建設,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治。
為什么許多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企業要逆中央的調控政策拼命擴大產能呢?與會的一位企業家指出了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國有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企業的領導,要的是政績,產能擴張有政績,虧或賺與自己無關。第二個原因,民營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企業通過各種手段,實際上一直在盈利,他們借錢建廠的融資方式,逼得他們不斷擴大產能,產能搞大了不但能早日還貸,而且在未來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業并購中,可以把自己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廠賣出好價錢。第三個原因,政策的漏洞和對政策的曲解,也使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業產能不斷擴大。政策要求淘汰小高爐,結果,建設了大高爐來淘汰小高爐。政策要求新建高爐要實行產能等量置換原則,執行時,都是擴大產能,同時盡量推遲淘汰原有的小高爐。這位企業家沒有說明,在這三個原因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例如通過地方保護主義和假招標,多購本地內襯不銹鋼復合管、通過放松環保標準降低生產成本,讓民營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企業能賺錢。因為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工業能大幅提升一個地區的GDP、稅收和就業率,所以,企業與中央政府調控政策的博弈,實際上是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博弈。
上述情況表明,治理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業的嚴重過剩,必須實行綜合配套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首先,各級地方政府和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企業的領導人,必須在自己的工作中落實中央的科學發展觀,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任務,落實到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工業的結構調整工作中去。為此,必須克服GDP崇拜癥,在干部考核指標中,要降低GDP指標的權重,增加改善民生、治理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和社會發展質量的指標。真正做到“執政為民”。
其次,出口過剩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不是解決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生產過剩的根本辦法。少量過剩是健康行情競爭所需要的。此時,出口適量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是正常的,可以起到與其他國家互通有無、調節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品種的作用。但是,中國生產全世界一半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并大量出口的情況是不正常的。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內襯不銹鋼復合管125.8億美元,全年出口量將在500億美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國為其他國家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需求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消費了大量的能源,進口了大量的鐵礦石。不但增加了我國節能減排的壓力,而且加劇了鐵礦石市場不斷攀升,使我國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成本不斷上升,提高了我國制造業的整體成本。因此,正確的方向是要逐漸減少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的出口。
第三,減少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業巨大過剩產能的正確途徑是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業要“走出去”。通過海外投資,把我國過剩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搬遷到東盟國家、非洲國家和拉美國家。這些發展中國家需要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但往往缺少相關的巨額資金、技術和人才。把過剩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遷往海外,從純技術的觀點看,似乎減少了我國某省、某市的GDP,實際上,不外遷也有1/3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生產設備(約年產3億噸的產能設備)閑置,不但不創造任何價值還要白白折舊。把過剩產能外遷,表面上是為他國創造GDP,實際上為我國收回了不當投資,創造了海外投資收入,增加了我國的GNP,有利于我國國際收支表的資本項目實現平衡,促進了南南合作,是雙贏。特別是,遷出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將減少中國為別人排放的溫室氣體,中國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的減少將使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下降,這將有利于降低進口鐵礦石市場,降低我國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生產的成本。過剩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產能的外遷還能對我國的金融服務業和基礎設施行業(水、電、路、航運、橋梁、通訊等)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金融業和相關企業要有前瞻性的安排。
第四,我國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工業現有從業人員321萬人。如果外遷1/3的生產能力,意味著要給100萬左右的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從業人員安排就業。其中一小部分人可以作為技術骨干到設備引進國工作。大部分人員可以從事廢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和其他廢金屬回收業務、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廠廢渣利用業務,如用煉鐵廢渣生產建筑材料、提煉稀有金屬等,還可以從事關停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廠土地的商業開發。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需求也會創造不少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