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影響 總體判斷:2005年進出口高速增長,貿易順差創歷史紀錄,2006年增幅將放緩。據海關統計,2005年1-11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12822.7億美元,同比增長23.5%,其中:出口6865.5億美元,增長29.7%;進口5957.3億美元,增長17.1%;進出口順差908.2億美元,增長332.7%。2005年貿易順差出現空前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主要貿易伙伴國處于經濟高增長期的情況下,我國國內經濟有所降溫,內需不振導致進口需求萎靡,出口增幅則因貨物紛紛轉向海外市場而迅速提升,兩項共同作用促使貿易順差急劇擴大;二是此前幾年國內高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正在釋放出來,導致某些產品出口激增;三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產生的進口替代趨勢,即國內上游產業投資逐步形成生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地區內導致昔日“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轉為“小進大出”,原材料、中間投入品不能與出口同步增長;四是國內外價差刺激了某些商品的出口,削弱了進口,其中以成品油最為典型;五是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于去年初取消后,我國對歐美國家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量迅速上升;六是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一些企業通過增大預收款、加快出口而放慢進口、高報出口價格以及低報進口價格方式等操作使國際游資內流,同時擴大了貿易順差。據商務部預計,2005年全年進出口將增長22%-25%,達1.4萬億美元,其中:出口增長約30%,達7500億美元;進口增長約18%,達6600億美元;進出口順差900億美元-1000億美元,超過歷史最高年份1998年的1倍多,順差占外貿總額比重將超過6%,遠高于2004年的2.8%。 2006年影響我國出口增長的最大不利因素是國際貿易環境偏緊:從貿易摩擦的數量來看,2005年國外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91起,其中反傾銷立案調查51起,保障措施立案調查5起,紡織品特保35起;從涉案產品來看,位于前三位的是紡織品、輕工業品和化工產品,占涉案產品的83%;從涉案金額來看,大案件增多,直接涉及金額上升約20%;從發起國來看,目前提出對我國進行貿易救濟調查的國家正在從美國、歐盟等規則制定主導國向其他國家擴展,發展中國家目前已占我國此類調查總數的60%。預計2006年針對我國出口產品的貿易摩擦會有增無減,尤其是隨著我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業產能不斷提高及出口價格下滑,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業將成為貿易爭端的重點領域。 綜合國際貿易環境偏緊、出口退稅率調整、人民幣升值滯后效應及外資增幅下降等因素,2006年我國對外貿易規模將達1.6萬億美元,增幅放緩至15%左右,順差減小。 二、對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的影響 總體判斷:FDI下降幅度有所放緩,2006年有望實現平穩增長。2005年1-11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39679家,同比增長1.17%;合同外資金額1672.1億美元,同比增長23.9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1.2億美元,同比下降1.17%,降幅放緩。2005年以來FDI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國東部吸引外資趨于飽和,西部吸引大量外資尚待時日;二是監管層為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而采取的諸如取消出口退稅、征收出口關稅等措施直接導致了外商直接投資的觀望態度;三是內外資所得稅合并的改革提上日程也使FDI減少;四是監管層明顯加大了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入管理,如規范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資本結匯、對境內外資銀行的外債進行總量控制及境內外資銀行向境內機構貸款不得結匯等,通過這個渠道流入境內的短期境外資金減少。 2006年吸引外資的主要有利因素:一是“十一五”我國引進外資的政策將進一步放寬,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提速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在華并購將逐漸成為外資進入的主要形式;二是在華跨國公司外匯資金管理方式改革的效應將逐步顯現。2005年10月在上海浦東啟動的跨國公司外匯資金管理方式改革試點(包括允許企業通過銀行委托貸款集中管理外匯資金、允許企業設立離岸賬戶以及允許企業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等9項措施)是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又一大突破,境外跨國公司資金能在境內實現集中運做與管理,其境內的外匯資金流動亦更為便利,這將有力地促進外商直接投資增長;三是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美國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近日發布的《2005年外國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報告顯示,2005年FDI目的地的前三位是中國、印度及美國;同時約45%的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和印度持有更為樂觀的態度。綜合國內外因素,雖然2006年我國吸引外資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不大,但基本能維持平穩的增長態勢。 三、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影響 總體判斷:外匯儲備仍呈高增長態勢,運營管理模式有望調整。截至2005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7942億美元,比年初增加1843億美元。分月度看,7、8、9、10及11月份單月增長分別為214億、208億、158億、159億及93億美元,雖逐月下降,但總體仍呈高增長態勢。由于市場對人民幣存在較為穩固的升值預期以及我國的結售匯制度改革需要一定時間,這決定了近期內外匯儲備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改進對外匯儲備的運營與管理是當務之急。 預計2006年我國在外匯儲備的投資策略及具體運作上會有所調整和轉變。外管局2006年的主要工作目標之一,是要“完善儲備經營管理,積極探索更加有效運用儲備資產的方式;進一步優化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和資產結構,繼續拓寬外匯儲備投資領域;確保把儲備運用與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改革開放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 四、對我國外債增長的影響 總體判斷:外債尤其是短期外債增速又有所回升,外債監管力度加強。截至2005年9月末,我國外債余額為2674.58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99.66億美元,增長8.07%,其中:中長期外債(剩余期限)余額為1234.86億美元,占比46.1%,比上年末減少8.01億美元,下降0.65%;短期外債(剩余期限)余額為1439.72億美元,占比53.9%,比上年末增加207.67億美元,增長16.86%。2005年1-9月,我國新借入登記外債2080.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39.5億美元,增長67.63%。近來短期外債余額上升較快的主要原因是與貿易相關的債務相應增長較快。 近來監管層明顯加強了對外債的監管,主要著力點:一是境內機構180天?含?以上、等值20萬美元?含?以上延期付款納入外債登記管理;二是規范了特殊類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債管理;三是境內注冊的跨國公司進行資金集中運營的,其吸收的境外關聯公司資金如在岸使用,應納入外債管理;四是規范了境內貸款項下的境外擔保管理。可見,加強對不明境外資金的監管是監管層未來的工作重點之一,06年這方面的監控會更為嚴格,短期外債過快增長的態勢有望得到遏制。 五、對境外短期資金流入的影響 總體判斷:境外資金大量流入境內的勢頭有一定緩解,但短期資金的流入態勢仍須高度關注。2005年7月份啟動人民幣匯改以來,扣除進出口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7、8、9、10及11月份的外匯儲備增長分別約為78億、60億、30億、-12.8億及-59.1億美元,呈逐月下降態勢,與人民幣匯改前相比回落更為明顯,說明2002年以來境外資金大量流入境內的態勢有所緩解。除了人民幣升值2%帶來的正面效應,主要原因是美聯儲加息導致了國際金融市場利率不斷提升,這使得境內金融機構從2004年減持境外資產、增持境內資產轉為2005年的增持境外有價證券資產(2005年上半年我國金融機構證券投資凈流出85億美元,2004年同期則為凈流入209億美元)。 但如果考慮到日元和歐元貶值導致儲備中歐元和日元資產的美元價值有所下降、企業外匯留成增加以及外商投資企業資本結匯難度加大等因素,境外短期資金的流入可能并未明顯減少,未來更有可能反彈。這從外匯占款來看更為明顯,據統計,2005年6-11月各月的外匯占款分別為1862億、1324億、1460億、893.8億、1054.5億及1118.7億元人民幣。可見,雖然總體上外匯占款有所下降,但降勢并不穩定,未來可能又進入一個上升通道,這表明2006年境外資金流入境內的總體態勢不會有實質性的轉變。 同時,隨著外管政策的強化和調整,短期境外資金的入境渠道有了變化。一方面,受監管層明顯加大了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入管理(如規范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資本結匯、對境內外資銀行的外債進行總量控制及境內外資銀行向境內機構貸款不得結匯等)的影響,短期資金通過FDI及境內外匯貸款等資本項下的入境渠道正在收縮。另一方面,進出口等經常項目正逐步成為境外短期資金進入境內的主要渠道。除了通過進出口偽報、提前錯后收付款、利用海外應收賬款科目及離岸銀行業務等常規渠道,目前境外資金還通過服務貿易渠道入境,典型的如轉移定價、母子公司之間代墊工資等。 監管層對境外資金的過度流入高度重視,并已成立專門對外或有負債課題研究小組,對跨境資本流動風險進行研究,并系統梳理了我國對外擔保、外國直接投資項下應付及未分配利潤、境內銀行貸款項下的境外擔保等對外或有負債內容和特點,力求最終建成功能齊全、基本覆蓋各個方面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預警體系。2006年監管層將主要從個人外匯收支、非居民投資房地產、離岸金融及貿易信貸等四個方面來強化對境外資金流動的監測。 六、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總體判斷:匯改后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有一定弱化,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全面提速。截至2005年12月30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基準匯價為1:8.0702,人民幣兌美元較7月22日的8.11累計升值近0.49%,升值達398個基點,但未達到人民銀行規定的人民幣兌美元每日0.3%的浮動上限(見圖1)。 2005年7月我國啟動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在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實現了雙向浮動。但總體呈“大漲小跌”的盤升走勢,尤其在2005年年底境內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匯率連創新高,其主要原因是同期美元對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的全面貶值。 同時,人民幣匯改啟動后,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有所緩解。一方面,反映人民幣匯率遠期水平的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 人民幣兌美元1年期合約在11月22日報價是7.7683元,美元貼水點數較7月22日人民幣升值當天的4000點收窄到3150點(見圖2);另一方面,我國銀行柜臺遠期結售匯也從凈結匯逐漸變為凈售匯。這兩方面反映了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較匯改前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境內外美元利差趨于縮小。目前我國境內商業銀行美元小額存款利率已由匯改前的1.125%提高到3%,上升了1.875個百分點,而同期美聯儲利率從3.25%調至4.25%,僅提高了1個百分點,并且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已近尾聲,因此從利率平價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壓力有所弱化。但值得指出的是,巨額貿易順差仍給人民幣帶來了較大的升值壓力。 人民幣保持相對穩定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匯率制度配套改革全面提速: 一是釋放境內外匯需求,減小被動吸收美元的壓力。2005年7月發布的《關于放寬境內機構保留經常項目外匯收入有關問題的通知》將境內機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可保留現匯的比例由30%或50%調高到50%或80%;新開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的初始限額由10萬美元調升為20萬美元。隨后發布的《關于調整境內居民個人經常項目下因私購匯限額及簡化相關手續的通知》又提高了因私出境的居民購匯限額,并簡化了購匯手續。 二是外匯市場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外匯產品創新加快,人民幣的市場匯率形成機制初見雛形。繼2005年8月監管層推出允許部分市場主體開展銀行間遠期外匯交易及本外幣掉期交易等一系列新措施之后,正式于2006年1月4日啟動的詢價交易(OTC方式)和美元做市商制度是我國外匯市場建設上的一大突破。在此基礎上,人民幣市場匯率的形成機制由過去的銀行間撮合市場收盤價改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于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并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將剩余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人民幣兌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分別根據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與上午9時國際外匯市場歐元、日元和港幣兌美元匯率套算確定。這種機制將極大地增加人民幣的匯率彈性,為發現市場供求決定的人民幣基準匯率做好鋪墊。 三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參考的貨幣籃子,擴大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浮動空間。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從原來的上下1.5%擴大至3%;將銀行對客戶美元掛牌匯價的管理方式由原來以當日交易中間價為中心、上下0.2%的對稱性管理改為實行最大買賣價差為1%(現匯)和4%(現鈔)的價差幅度管理;取消了銀行對客戶掛牌的非美元貨幣的價差幅度限制。 預計下一步監管層將加大配套改革力度,為逐步擴大美元對人民幣的浮動空間做準備:一是加快外匯市場及產品的建設和創新,為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提供更多金融產品;二是進一步釋放境內的外匯需求;三是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監管,尤其是對經常項目下的境外資金流入加強監控和堵漏;四是對非居民投資境內房地產采取限制措施。 七、境內外匯存貸款及外匯資金市場動態分析 總體判斷:外匯資金短缺問題進一步加劇,商業銀行的外匯流動性風險值得高度關注。從外匯存款來看,截至2005年9月末,境內金融機構?含外資,下同 外匯存款余額1575.12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只增長了1%,外匯儲蓄存款同比則下降了11.56%。由于目前NDF預期人民幣繼續升值,因此未來外匯儲蓄存款將進一步下降,各商業銀行之間外匯儲蓄存款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從外匯貸款來看,2005年9月末的外匯貸款余額為1496.44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10%。 綜合外匯存貸款看,在外匯儲蓄存款持續下降的同時,外匯貸款余額卻不斷上升,這導致商業銀行的外匯存貸比不斷攀升,已由2002年6月末的68.05%上升至2005年9月末的95%(見圖3)。 同時,商業銀行的外匯貸款長期化的趨勢亦十分明顯。境內金融機構中長期外匯貸款占全部外匯貸款的比重已由2002年6月末的34.02%上升到2005年9月末的42.20%,提高了8.18個百分點,而同期短期貸款則由30.63%上升到33%,僅提高了2.37個百分點(見圖4)。 高存貸比和外匯貸款長期化反映了境內外匯資金短缺問題加劇,更給境內商業銀行帶來了很大的流動性風險。一方面,境內外匯存款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具有強烈的不確定性,商業銀行外匯資金的主要來源因此面臨較大的不穩定性;另一方面,外匯貸款的期限長期化使外匯資金的運用自主性大大降低。這兩方面因素導致的外匯資金流動性風險值得高度重視。 八、在華外資銀行走勢分析 總體判斷:外資銀行加速參股內地銀行并逐步向中西部拓展分支網絡,其享受的超國民待遇將被逐步取消。第一,內地刮起外資參股中資銀行的風暴。2005年,美國銀行和淡馬錫投資公司參股中國建設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瑞銀集團、亞洲開發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參股中國銀行,荷蘭銀行ING會同國際金融公司參股北京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參股杭州商業銀行。截至2005年10月末,共有19家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了16家中資銀行,投資總額約為165億美元,占國內銀行總資本的15%左右。另外仍有多達十余家外資金融機構在洽談入股國內商業銀行事宜。第二,外資銀行積極在發達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并逐步將業務拓展至西部和東北地區。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為眾多外資銀行重點目標市場的同時,外資銀行在監管層的扶持和鼓勵下加快進入東北和西部地區的金融市場。如2005年上半年渣打銀行開始籌備成都分行,東亞銀行獲準在重慶設立分行。第三,外資銀行力推核心產品并獲得突破,截至2005年10月末,15家外資銀行獲準開辦網上銀行,有利于彌補其分支網絡的不足;41家獲準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有利于擴大其在外匯理財和企業避險產品方面的優勢;另外,外資銀行在QFII托管上已占有約80%的托管份額。第四,外匯管理新規的出臺對外資銀行信貸業務有所影響,繼2005年初頒布《關于2005年境內外資銀行短期外債指標核定工作的通知》之后,外管局又于4月又下發了《關于外匯擔保項下人民幣貸款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其實質是加大對外資銀行的監管力度并逐步取消其在外匯貸款資金方面享受的“超國民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