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在價格暴跌、產量大減之中,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業已經歷了2個多月的深度調整。業內先是迷茫不知所措,“看不清楚前景到底如何”;再是感覺“沒有抓手”,什么都不以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意志為轉移。
不過,近期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業內分析人員開始探討“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業下一個平衡點將在哪里出現”的問題,畢竟供需之間還是存在著主動把握的空間。
在產量、價格、需求、成本以及產業重組的內在動力這幾個重要“變量”的不斷快速變動之中,新的互相支撐的產業空間正在逐步形成。
“三不原則”
在應對此次產業深度調整的過程中,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反應可以說是主動和果斷的。在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大幅下滑、終端需求萎縮、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庫存大增的情況下,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基本上是第一時間作出了主動減產的市場化反應。
早在9月上旬,就有國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表示,由于市場價格出乎意料地快速下跌,需要實施一定程度的限產。到9月下旬,河北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山東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首鋼等國內一些主流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明確表示根據實際情況限產20%。此后,河北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又傳出在前期限產的基礎上再限產10%至20%的消息。寶鋼股份雖然還沒有推出明確的限產計劃,但也未排除減產的可能。
據國內“鋼之家”等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資訊機構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末,國內重點大中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停產高爐有89座,總容積達5.17萬立方米。除了明確提出限產減產計劃的企業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是通過安排設備檢修等方式主動調整生產規模。據相關權威統計數據,今年9月份中國粗鋼、生鐵和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量分別為3961.42萬噸、3754.95萬噸和4592.08萬噸,比去年同月分別下降9.1%、6.1%和5.5%。粗鋼和生鐵日均產量均已降至2007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協會相關人士也明確表示,國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要堅持“三不原則”:產品定價低于制造成本堅決不生產;沒有合同不生產,控制企業合理庫存;不給錢不發貨,講誠信,不形成新的三角債。
“我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等機構的分析人士表示,主動果斷地進行限產減產,是一種市場化的應對之道,有利于調整供求平衡,緩解企業的庫存壓力,同時也可改善市場的預期。目前,世界第一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米塔爾-阿賽洛公司、俄羅斯主要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印度塔塔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等海外主流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都推出了減產計劃。
市場“亮點”顯露
汪建華近日在與記者交談時不無欣慰地說,從目前來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再度深幅下跌的空間可能不大了。市場終于顯露出一些“亮點”,存在“穩下來”的內在要求,需要看一看下一步宏觀經濟的走勢到底怎么樣。
據一些業內人士的分析,有跡象顯示,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暴跌的恐慌性因素正在讓位于市場震蕩的節奏。個別產品在低庫存中的“短缺”苗子悄悄露頭,傳遞出市場剛性需求的一些“底色”。
今年10月份,與國內其他地區一樣,華東地區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加速下跌,各大品種跌幅都創下近幾年來的“新高”,市場恐慌氣氛加劇。建筑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噸價跌幅在1000元至1100元,其中品種線材跌幅高達1500元;各類板材噸價跌幅在1400至1500元,其中涂鍍產品跌幅超過1500元;各類型材跌幅也達到每噸1000元以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到了10月下旬之后,華東地區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表現出較強的“抗跌阻力”,各類板材價格跌勢明顯減緩,建筑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止跌企穩并一度出現小幅反彈態勢。部分市場上甚至出現個別資源品種短缺的現象,市場心態趨于平穩,這說明對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
與此同時,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業上游高位成本的松動跡象也在不斷擴大,礦價、煤價和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之間正在尋求新的平衡點。10月份國內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噸價跌幅達300元至400元。目前國內鐵精粉價格基本跌至選礦廠的生產成本。港口63.5%品位的現貨進口印度礦價格每噸下跌400元至600元。廢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格也降至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焦炭價格在10月份加速回落,創下歷史上最大的單月降幅。據研究人士汪建華的估計,上游礦價還有相當的降價空間,如果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能夠逐步企穩,上下游的平衡點可能就會出現。
市場提供重組的難得機遇
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在當前大批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減產、停產的情況下,應把握有利時機,加快淘汰落后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能的步伐。目前的困境給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的并購重組和產業的優化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業穩定發展的根本出路是徹底完成產業的結構調整、全面提升產業集中度,這是“誰也不否認的共識”。但是在長達5年多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業“火暴期”內,這個共識始終缺乏市場力量的實質性推動。
如今,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業進入深度調整,今年第三季度國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盈利水平比上半年下降38%以上,9月份當月虧損面已擴大到32%以上,而且這一態勢還在繼續發展。“市場的手讓活不好或者活不下去的企業只能接受被淘汰或被兼并的結局。”業內專家表示。
但專家同時提醒,深度調整中的產業重組也是一把“雙刃劍”,市場推動固然好,但對優勢企業而言也存在“被一起拖下水”的擔憂。所以整個社會要創造條件降低并購重組的成本,擴大協同效應的空間,建立至為關鍵的利益分配和風險分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