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眩?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總體策劃:
郭濂(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范劍平(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
程培松(上海證券報副總編輯)
●課題組長:
洪正華(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祝寶良(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
鄒民生(上海證券報首席編輯)
●課題組成員:
徐長明、王遠鴻、劉文濤、張慶翠、杜帥、張永軍、牛犁、李若愚、趙坤、祁京梅、董月鮮、周景彤、閆敏、徐平生、劉玉紅、費明碩、徐策
今年以來,在國家一攬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初步遏制了增速快速下滑的局面,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我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9%,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減速的趨勢。綜合考慮社會總供求各項因素和上年基數,2009年經濟增速將逐季回升,預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
中國經濟有望加速回暖率先復蘇
刺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宏觀經濟呈回升態勢
今年以來,在國家一攬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初步遏制了增速快速下滑的局面,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尤其是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9%,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減速的趨勢。一攬子政策的刺激作用和我國中長期發展有利因素將共同推動下一階段經濟繼續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長8%左右。
去年底以來,國家出臺了4萬億投資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改善民生、穩定出口等一攬子刺激政策,已經對遏制經濟快速下滑、穩定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國宏觀經濟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
宏觀經濟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宏觀經濟增速企穩反彈。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398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比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增長6.1%,達到10年來季度新低;二季度強勁反彈,同比增長7.9%,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的減速勢頭。
二是政策作用使經濟提前3個月觸底回升。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國宏觀經濟景氣監測預警系統”分析,代表宏觀經濟未來趨向的先行合成指數已在2008年11月份觸底,此后連續7個月穩步回升;代表宏觀經濟同步表現的一致合成指數在2009年2月份見底,3-6月份連續4個月回升,大體可以判斷我國宏觀經濟下滑勢頭已經得到遏制,并開始形成企穩回升態勢。正常情況下,一致合成指數見底一般滯后于先行合成指數見底6個月左右,但在強有力的政策刺激下,這次滯后期縮短為3個月,宏觀經濟提前3個月觸底回升。
三是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需顯著拖累經濟。上半年,在GDP增長的三大需求中,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庫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7.6%,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4%,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凈出口(國外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41%,下拉GDP增長2.9個百分點。
下半年經濟增長將延續回升趨勢
經濟成功觸底回升,但當前的經濟回升基礎主要是庫存調整短周期的反彈,并不等同于趨勢性的經濟復蘇。經濟復蘇的物質基礎是企業開始新一輪大規模固定設備更新投資,其前提條件是產能利用率恢復到正常水平。
下一階段,我國經濟在進一步消化房地產庫存的同時,將面臨消化過剩產能的嚴峻挑戰。世界經濟低迷和全球性產能過剩,將使我國“去產能化”過程任重道遠。對此,我們既要看到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和我國中長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下半年經濟回升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和我國長期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對下半年經濟的不利影響。其中,有六大因素將影響下半年我國經濟運行。
第一,工業生產增速將繼續穩步反彈。2009上半年,工業生產基本完成了“去庫存化”任務,部分產品庫存量下降幅度超過實際需要。下半年,在宏觀經濟與市場需求預期改善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將進入庫存溫和回補階段。
下半年在美歐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觸底企穩的影響下,中國對外出口加速下滑勢頭將得到抑制,預計降幅略有收窄,這將有利于工業出口交貨值逐步回升,促進下一步工業生產平穩恢復。另外,工業生產先行指數PMI已連續6個月上升,3月份以來一直處于收縮—擴張分界線之上。先行指數走高預示下半年工業增長將穩步提高。
綜合分析,初步預計2009年全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比上半年加快1.5個百分點。但這一水平仍低于近20年歷史最低水平(1999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為8.9%)。
第二,下半年投資增速略有回落,但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隨著經濟刺激政策效應將持續顯現、土地市場升溫提高了地方政府收入和資金配套能力、近期國務院發布的《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及房地產市場的量價齊升,下半年推動投資增長的因素仍然較為強勁,投資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趨勢;但新增貸款猛增勢頭不可持續、企業效益仍在下滑、外需低迷和產能過剩等因素對投資增長會產生抑制作用,投資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回落。
初步預計,全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約為3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左右。由于存貨投資調整主要發生在一季度,預計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逐季提高,投資仍將是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第三,擴大消費政策進一步加力,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繼續穩定增長。一是居民收入穩定將促進消費繼續升溫。在城鄉居民收入穩步上升的影響下,預計下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規模將繼續擴大。
二是政策推動新消費熱點形成。家電等產品將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后新的消費熱點。一方面,下半年隨著家電下鄉產品種類擴大和品質提高,農村家電銷售量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另一方面,國務院出臺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補貼措施將推動城市家電市場消費走高。此外,由于社會各界對未來通脹預期增強,貴重保值商品消費亦將快速增長。
三是房地產、汽車等主導市場消費情況好轉。其中,住房消費有望持續回升。由于目前住房需求主要是改善性和投資性需求,購房者經濟實力和支付能力較強,穩定的購買能力將推動下半年住房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汽車消費將穩步提高。鼓勵汽車報廢、擴大汽車下鄉的補貼范圍、支持農民直接購買輕型載貨車等汽車消費政策不斷完善,將促進我國汽車消費繼續快速增長。預計下半年我國汽車消費結構升級趨勢將逐漸由大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和農村擴展,價位低、耗油量少的汽車銷售繼續增長。
總體來看,下半年隨著經濟企穩回升,加之在政策效應和長期因素的推動下,消費需求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但是,就業壓力較大影響居民收入增長,消費者信心仍處于歷史低位會影響消費水平。初步預計,2009年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4760億元,名義增長15.0%。
第四,外貿出口降幅有望逐步收窄,貿易順差額有所下降。在外需回暖、政策顯效、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下,預計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降幅將呈現收窄趨勢。
一是外部需求惡化情況有望緩解。5月份美國商品零售額上漲0.5%,為4個月以來最大漲幅,制造業景氣指數達到2008年9月以來的最高值;歐元區、日本部分經濟領先指數也出現連續幾個月上行走勢,這預示經濟運行持續惡化趨勢將有所緩解。主要貿易伙伴國下半年經濟趨穩,將有利于中國外部需求環境改善,預計出口降幅將有所收窄。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企穩回升,下半年進口降幅有望明顯收窄。
二是外貿扶植政策效果將進一步顯現。首先,七次提高出口退稅率,放寬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加工貿易臺賬準備金“由實轉改為名轉”等措施將降低出口企業成本,增強企業出口能力;其次,實施人民幣跨境結算,擴大人民幣互換協議范圍有利于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提高進出口意愿;再次,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擴大出口保險覆蓋率,可以促進未來出口產品海外市場份額增加。
三是進出口價格回升將導致名義增速降幅減慢。一方面,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出現觸底反彈跡象,預計下半年石油、糧食、有色金屬等商品在世界經濟趨穩背景下將繼續保持波動向上走勢,帶動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回升。另一方面,去年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達到峰值,此后快速回落,受去年同期價格因素影響,預計下半年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將穩中趨升。因此,由于價格因素導致進出口名義增長下滑的趨勢將有所減輕,進出口尤其是進口名義增速逐漸向實際增速靠近。
綜上所述,下半年我國外貿出口下降幅度減緩,全年預計下降17.5%左右;進口降幅較上半年明顯減小,全年下降16%;全年貿易順差規模下降到2200億美元左右。
第五,物價下行周期即將結束,年內CPI有望由負轉正。上半年,新增貸款高達6.37萬億元,是上年同期的3倍,也遠超出全年5萬億元的調控目標。不能忽視貨幣信貸供應高速增長對未來價格上漲的影響。此外,流動性大幅增長以及全部球性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通貨膨脹預期逐漸強烈。
另據測算,今年下半年CPI翹尾因素由上半年的-1.5%減弱為-0.9%,至12月份變為零。因此,基數因素對價格的影響將會逐步減弱。但油氣等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的傳導作用,水等公共產品價格上調的影響,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等,使得新漲價因素逐步增加,當然,產能過剩將抑制物價回升,夏糧保持連續六年增產,糧食供應充足會對消費價格上漲形成較大抑制作用。
總體來看,三季度CPI和PPI仍將呈負增長態勢,PPI跌幅甚至可能會加大。綜合考慮市場需求逐步回升,翹尾因素影響減輕,輸入型價格上漲動力加大以及流動性等因素,預計CPI年底前將出現正增長,而PPI增速年內難以回正。初步預計,CPI全年同比下降0.5%左右,PPI同比下降5%左右。
第六,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新增長點培育難度較大。一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目前,我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一方面,2003-2007年我國經濟持續五年平均11%的高增長形成了大量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外需嚴重不足導致部分外向型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異常突出。此外,目前的生產能力過剩問題帶有全球性,而且具有復雜性,不僅落后產能存在過剩,部分先進產能也存在過剩,給“去產能化”加了難度。
二是“調結構”進展較慢,培育新增長點難度較大。隨著經濟運行底部的逐步得到確認,宏觀調控政策應該由“不遺余力地確保增長”逐步轉向“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注重培育新增長點”上來。當然,調整經濟結構,著力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任務更加艱巨。
三是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存在問題。地方配套資金的到位率低,使得有些項目不能按計劃及時開工,有的已開工項目進展緩慢,倘若這一態勢繼續蔓延的話,不僅會影響投資項目的如期實施,也會給中央的經濟刺激計劃“拖后腿”,阻礙我國經濟的全面復蘇。
四是貨幣政策面臨兩難選擇。目前,盡管新增貸款規模較大,但是部分資金并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進入了股市、房市,尤其在通脹預期抬頭的情況下可能會催生新的資產泡沫。如果金融管理部門收緊信貸,則可能會影響部分需要信貸資金的企業,進而可能抑制經濟回升,如果繼續放寬信貸,則可能導致流動性過多,資產泡沫重現。此外,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千方百計爭取到中央投資項目之后,配套資金難以跟上,有的地方項目甚至連資本金都比較困難,這些項目只能依靠貸款維持,特別是項目上馬以后,面臨后續資金缺乏。央行如果收緊銀根,部分項目可能無法推進,造成投資無法回收,產生新的呆壞賬;如果繼續給予貸款,則可能面臨新增貸款過多等壓力。因此,下一階段,貨幣政策面臨著如何把握力度的兩難選擇。
綜合考慮社會總供求各項因素和上年基數,2009年經濟增速將逐季回升,經測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
2009年主要經濟指標預測表
指 標 | 2008年全年 | 2009年1-6月份 | 2009年全年 |
- | 絕對數 | 增長(%) | 絕對數 | 增長(%) | 絕對數 | 增長(%) |
GDP | 300670 | 9.0 | 139862 | 7.1 | 316745 | 8.0 |
一產 | 34000 | 5.5 | 12025 | 3.8 | 34486 | 3.5 |
二產 | 146183 | 9.3 | 70070 | 6.6 | 150720 | 8.5 |
三產 | 120487 | 9.5 | 57767 | 8.3 | 131539 | 8.6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 | 12.9 | - | 7.0 | - | 8.5 |
輕工業 | - | 12.3 | - | 8.2 | - | 8.8 |
重工業 | - | 13.2 | - | 6.6 | - | 8.3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 172291 | 25.5 | 91321 | 33.5 | 225701.4 | 31.0 |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 148167.2 | 26.1 | 78098 | 33.6 | 192617.4 | 30.0 |
房地產投資 | 30579.8 | 20.9 | 14505 | 9.9 | 33637.8 | 10.0 |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 108488 | 21.6 | 58711 | 15.0 | 124760.9 | 15.0 |
出口(億美元) | 14285 | 17.2 | 5215 | -21.8 | 11785.5 | -17.5 |
進口(億美元) | 11331 | 18.5 | 4246 | -25.4 | 9517.9 | -16.0 |
外貿順差(億美元) | 2955 | 12.5 | 960 | -2.1 | 2267.6 | -23.3 |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105.9 | 5.9 | 98.9 | -1.1 | 99.5 | -0.5 |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 106.9 | 6.9 | 94.1 | -5.9 | 95.0 | -5.0 |
M0(期末余額) | 34219 | 12.7 | 34000 | 11.5 | 38496 | 12.5 |
M1(期末余額) | 166217 | 9.1 | 193000 | 24.8 | 195305 | 17.5 |
M2(期末余額) | 475167 | 17.8 | 569000 | 28.5 | 586831 | 23.5 |
注釋:GDP和一、二、三產業增速為可比價格,其他為名義增速GDP,一、二、三產業增速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2009年一季度數據
■建議
落實好保增長政策
加強調結構和保民生力度
下半年,不宜再加大“保增長”方面的政策刺激力度,應將工作重點放在落實和完善已出臺的政策上。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結構調整、科技支撐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培育帶動新一輪經濟復蘇的新增長點。
第一,穩定政策節奏,落實完善已出臺政策。下半年貨幣政策操作應把握好貨幣和信貸投放的力度和節奏,既要為刺激經濟的政策提供流動性保障,也要注意和防范由流動性投放過多導致的金融風險。為實現“調結構、促轉型、增后勁”,應積極引導商業銀行對信貸投放進行結構性調整,加大對技術改造、兼并重組、過剩產能向外轉移、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信貸支持。為了提高政府投資的質量和效益,建議下半年對地方政府投資項目落實進展情況加強檢查,對一些“跟風”上馬、準備不充分、對當地發展實效不大并遲遲不能開工的項目應及時制止,將財力用到當地更有實效的項目上。
第二,大力啟動社會投資,逐步切換經濟增長主要動力。要使經濟順利走上復蘇之路,只有政府擴大公共投資是遠遠不夠的,政府還應出臺多種措施擴大社會投資。一是進一步拓寬社會投資的領域和渠道,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外,充分利用應對金融危機的時機對社會資本投資給予國民待遇,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金融、鐵路、公路、航空、電信、電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多個行業。二是通過稅收、財政貼息、政府采購等政策扶持中小企業。三是大力發展專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務。
第三,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資,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財稅政策的支持重點應轉向支持企業研發(R&D)投資,加大對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科技研發投資的支持力度,達到既刺激企業投資又加快結構調整的目的;加大對新能源、節能汽車、醫藥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投資,形成新的投資熱點,努力培育帶動新一輪經濟復蘇的新增長點;引導和支持企業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技術創新活動給予信貸支持和財稅補貼。
第四,以資源要素價格改革為突破口,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要素價格杠桿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根本手段。建議利用當前物價較低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資源要素價格改革,理順資源產品價格,把結構調整和價格改革有效結合起來。加快推進資源稅、環境稅的改革和征收工作。繼續堅持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確保土地價格充分體現土地資源的稀缺性,謹防各地以擴大投資保增長為由放松對土地市場的管理和調控。
第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眾得到經濟回升的實惠。一是密切關注就業形勢,加大就業資金投入,努力保持就業局勢基本穩定。二是按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要求,抓緊出臺有關配套文件,加大醫療衛生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三是繼續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投入。
【投資篇】投資需求增長仍將是擴內需主要動力
在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推動下,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成為擴內需保增長的主要動力。下半年我國投資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城鎮投資增幅保持在30%左右,全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31%左右。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運行特點:“快”和“優”
第一,投資增長加快,成為“保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根據最新統計,上半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321億元,同比增長33.5%,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7.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8098億元,同比增長33.6%,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6.8個百分點,比今年1-3月加快5個百分點,為近5年來最高;剔除價格因素后的城鎮投資實際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約22個百分點。投資高增長成為抵御金融危機保增長的主要動力。
初步測算,上半年投資(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7.6%,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而同期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僅為3.8個百分點,國外需求(凈出口)則下拉GDP增長2.9個百分點。
第二,投資結構優化,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這主要體現在:一是第一、三產業投資增長明顯加快;二是“鐵公基”等重點行業投資明顯加快。
此外,中西部地區投資加快,政策拉動效應明顯。而受貨幣政策寬松、信貸增加和通脹預期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上半年我國房地產市場不斷升溫,銷售火爆、價格飆升帶動房地產開發投資逐月加快。
投資領域需要關注的三大問題
第一,投資增長過快,投資質量令人擔憂。上半年投資實際增速接近39%,創1997年以來歷史最高值。根據歷史經驗,投資高增長往往伴隨著投資效益的下降。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我國投資效果系數達到近13年來的最低值(僅為0.1),比1999年還低0.024個百分點。
第二,最終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盡管在本輪經濟刺激計劃中國家十分重視經濟結構調整,但投資高增長客觀上還是會帶動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水泥等基礎產業投資和生產能力的增加,從而在消費后續動力不足、出口嚴重萎縮的情況下,使已經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
另外,不論從相對價格還是產銷率、企業盈利能力來看,我國的產能過剩問題都已經比較突出,而投資大規模增加將使已經存在的過剩產能進一步增加,由此對工業生產、物價水平和銀行風險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報告也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國24個行業中有19個行業存在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
第三,地方配套資金不足,資金到位率偏低。盡管政府投資在短期是擴大內需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地方政府財力有限,項目資金配套能力較弱。當前地方政府投融資方面面臨的困境是,一方面財政實力有限,增長緩慢,配套資金不足,影響中央政策的實施效果;另一方面各級政府融資平臺遍地開花,銀行盲目授信、資金運用不透明、信貸資金財政化等各種問題不斷集聚和突現,給地方財政、銀行風險和經濟發展埋下了巨大隱患。
下半年投資將繼續保持高增長
下半年,在經濟刺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調整部分行業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和宏觀經濟景氣回升等因素的影響下,預計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高增長。
第一,經濟刺激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這體現為:一是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總基調短期不會改變;二是石化、輕工、裝備制造和汽車等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新能源發展規劃等先后出臺和實施,將對相關產業投資起到巨大的刺激作用;三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為企業投資提供資金保障;四是按照預算,下半年還有將近3500億元的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將帶動全社會投資至少增加7000億元。
第二,調整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降低相關行業投資門檻。國務院在5月27日下發的《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中對現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進行調整。該政策的貫徹落實將使相關項目投資顯著增加,促進投資增長。
第三,經濟企穩向好提升企業家的投資信心。根據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結果,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繼上季回升1個百分點后,再升7.8個百分點至-23.8%;企業經營指數和設備利用指數也結束連續三個季度下滑的勢頭,分別較上季升4.6和2.4個百分點,為12.1%和-18.6%。二季度企業銷售指數扭轉降勢,較上季提高6.9個百分點達到3.4%。
第四,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高增長。作為投資增長的先導指標,新開工項目數和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的高增長預示著未來投資高增長的可能性和持續性都比較大。由于投資慣性的作用,新開工項目數和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高增長將使未來一段時間投資保持在較高水平。
第五,土地市場升溫提高地方政府資金配套能力。上半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緩慢(僅6.6%),除了經濟不景氣而外,還與房地產市場調整導致各地土地出讓金收入銳減有關。但自二季度以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好轉和開發商信心的提升,大部分城市土地市場出現了“井噴式”行情,顯著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預計下半年全國土地市場還將保持旺盛,這有利于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提高地方項目資金配套能力,促進投資增長。
總體判斷,下半年投資仍會保持高位運行態勢,預計城鎮投資增幅保持在30%左右,全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31%左右。
■建議
政策重心應放在“調結構”上
基于目前形勢和發展趨勢判斷,我們認為,前期扭轉經濟過快下滑的刺激政策應告一段落,建議近期不再出臺包括擴大投資在內的新的經濟刺激政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落實完善補充好已出臺政策和加快結構調整上來。
第一,堅持宏觀政策總基調不變,靈活運用政策工具。下半年,在繼續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總基調不變的前提下,對政策工具進行微調,在實現“保增長”目標的同時,更加強調“調結構”和“保民生”。財政政策方面,更加重視通過減稅來減輕企業負擔和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貨幣政策要更加強調“適度”,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強化金融風險。
第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大研發等“軟”性基礎設施投資。為使經濟反彈順利轉為經濟復蘇,提高投資的質量和效益,當前應著力實現外延型投資向內涵型投資轉變。如果說過去側重于硬性基礎設施投資的話,今后要更加重視包括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等在內軟性的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推進要素價格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堅持最嚴格的土地保護政策;加快推進環境保護稅的研究和開征工作,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場;貫徹落實新的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政策,與信貸、產業、環保、土地等政策形成合力,嚴格限制“兩高一資”項目投資;加快推進資源要素價格改革,理順資源產品價格。對不符合國家產業、環保、土地和資金使用方向等政策以及低水平重復建設的新開工項目,應加強稽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第四,破除壟斷,為社會投資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金融、鐵路、航空、電信、電力等行業;通過稅收、財政貼息和政府采購等政策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繼續改善金融服務、加快設立中小金融機構,為社會投資拓寬融資渠道;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要照顧中小企業的利益。
第五,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行為,引導企業減少投資盲目性。創新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模式,加大對公共投資項目的監督檢查,提高項目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切實減少體制性無效投資和腐敗。規范地方政府負債行為,提高政府負債尤其是隱性負債的透明度,強化市場約束;規范政府投融資平臺運作,明確投融資平臺與地方政府的關系,避免信貸資金財政化。通過發展規劃、產業政策、信息引導、產業準入和信貸政策等手段,對社會投資方向進行引導,抑制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第六,改善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應以實現“增量穩價”為目標,堅持擴大供給和抑制不合理需求并舉。一是針對“假按揭”、“假首付”和“二套放貸”標準放寬等問題,嚴格執行銀監會近期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按揭貸款風險管理的通知》,收緊二套房貸政策,切實防范按揭貸款風險,嚴防銀行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二是加快土地供應,大規模建設保障性住房,增加市場有效供給,彌補未來一段時間普通商品供給萎縮造成的市場缺口;三是研究和盡快推出物業稅,抑制投資性和投機性需求;四是完善住房制度改革,為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保障。
【消費篇】
消費穩定較快增長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
在國家政策引導和消費內在動力的推動下,今年消費需求呈現穩步上升的增長態勢,消費需求較快增長成為遏制經濟持續下滑的重要支撐。下半年消費需求仍將呈現穩中加快的走勢,初步預計,2009年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4760億元,名義增長15.0%,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5.5%,比2008年提高0.7個百分點。消費需求實際增速提高有利于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上半年消費需求增長勢頭好于預期
今年上半年,消費需求持續回升,增速穩步加快,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上半年消費需求增長呈現以下特征:
第一,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平穩,實際增長連創新高。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品市場運行的特征之一是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呈現持續穩定的態勢,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增長15.0%,前6個月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保持在14.7-15.2%,各月增速差距不超過0.5個百分點。與名義增長不同,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逐月提高。當前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速是1986年至今23年來的新高,與1985年實際增長的最高紀錄17.2%只有一步之遙。
第二,城鄉消費增長出現逆轉,農村消費增長快于城市。今年上半年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6.4%,城市消費增長14.0%,農村快于城市2個百分點,這是今年連續第6個月農村消費增速超過城市。農村消費快于城市,農村消費對總消費的貢獻呈現提高之勢,是消費需求和國民經濟繼續保持高增長的新動力。
第三,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增長加快。進入2009年以后,隨著擴大消費政策發揮作用,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有所加快。一季度城鄉居民衣著、家庭設備用品、交通和通訊以及娛樂文化消費實際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成為推動居民人均消費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第四,政府消費增長較快。2009年中央財政計劃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計為7284.63億元,增加1653.34億元,增長29.4%。上半年我國財政收入增幅下降2.4%,而財政支出增長26.3%,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3.9個百分點。政府用于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一部分是投資性質的,另一部分則具有鼓勵和擴大消費的性質。
下半年消費需求將呈現穩中加快走勢
上半年我國消費需求持續較快增長,對于擴大內需、遏制經濟持續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半年消費內生增長動力和擴大消費政策將進一步推動消費市場的活躍,消費需求將繼續呈現穩中加快的增長勢頭。
第一,經濟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有助于消費者增強信心擴大支出。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前景趨好,有利于消費者對未來的樂觀預期,增強消費信心。據人民銀行調查,居民對二季度就業形勢的預期較一季度有所好轉,就業預期指數為-2.5%,比上季提高10.2個百分點。
第二,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政策將對消費增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是鼓勵汽車消費政策不斷完善將促進汽車消費繼續快速增長。國家各項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不斷完善和落實,推動我國汽車消費逐漸由大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和農村擴展,價位低、耗油量少的汽車成為消費者追逐的目標,第二輪汽車消費熱潮正在掀起。
二是房地產市場出現復蘇,住房消費持續回升。進入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強勁復蘇跡象。由于當前的住房需求主要是改善性和投資性需求,購房者的經濟實力和支付能力較強,因而商品房買賣市場從低迷走向復蘇的周期不會太長,預計下半年住房消費仍會保持較快增長。
三是家電產品消費將成為住房汽車之后的新熱點。一方面,隨著農村家電下鄉政策日趨完善和落實,農民家電消費增長較快,今年下半年隨著家電下鄉產品種類擴大和品質提高,農村家電銷售量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另一方面,國務院決定6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省市推廣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補貼措施,將進一步促進下半年家電消費的增長。
第三,三農政策扶持力度大,農民收入和消費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國家及早出臺三農扶持政策,力保農民收入較快增長。一是今年農業政策扶持力度大,大幅增加對農民良種和農機的補貼,資金到位早,有利于農民增收減支。二是夏糧豐收,國家兌現上調糧食收購價政策,并堅決實行農產品(12.41,-0.32,-2.51%)最低收購價格,有利于農民增加務農收入。三是商務部和儲備中心緊急啟動了豬肉收儲計劃,同時加快中央儲備肉冷庫建設,穩定豬肉價格,避免肉賤傷農。
第四,城鄉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減少。今年政府保消費保民生以促進消費中長期發展的政策明顯加快了步伐。目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實施方案已推出。在教育方面,從去年8月份起全國城鄉全面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在養老保險方面,城市養老覆蓋率提高、月均養老水平不斷增加。農村養老保險積極推進,將大大減輕農村養老問題。此外,國務院決定國有股轉持社?;?,對我國社保基金的融資渠道是重要的拓寬,在數量上對社?;鸬娜笨谟幸欢◤浹a。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升消費者的信心,緩解居民對未來收入下滑的擔憂,增加消費。
第五,全年消費品零售額有望保持15%的較快增長。上半年消費需求呈現平穩較快增長,下半年隨著經濟企穩回升,加之在政策效應和長期因素的推動下,消費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初步預計,2009年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4760億元,名義增長15.0%,與上半年增速持平,比2008年降低6.6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5.5%,比2008年提高0.7個百分點。消費需求實際增速提高有利于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表明居民在目前經濟調整中得到了更多實惠。
分城鄉看,2009年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將達84426億元,增長14.5%,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40333億元,增長16.1%,農村消費增速高于城市1.6個百分點,農村消費占總消費的比重32.3%,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農村消費增長快于城市消費的新型格局有望逐步形成。
■建議
擴大消費需實施四大政策
1、盡快出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逐步使勞動者報酬比重提高至45%左右。在當前經濟不景氣、消費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國家應盡快批準實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建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向勞動者傾斜,三年內逐步使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提升至45%左右。同時,將國民收入的一部分通過政府的轉移支付讓渡給中低收入階層,對于刺激基本消費需求有重要作用。
2、改革個人所得稅征收模式和扣除標準。一是確立合理完善的稅前扣除費用。二是將目前分類所得稅模式改變為綜合所得稅征收模式。
3、加大第三產業投資發展力度,大力促進服務消費。一是加快第三產業發展速度,促進服務消費增長。建議國家大幅增加金融服務業、信息咨詢業、物流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等第三產業的資金投入,出臺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減免、信貸優惠等政策,引導社會投資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力度,加快第三產業發展速度,提高三產比重等。二是著力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服務消費的增長速度,加快中等收入群體服務消費增長。
4、積極推進“新農?!焙娃r民工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消除農民消費的后顧之憂。一方面,對務農農民的社保要盡快出臺和完善“新農?!鄙绫V贫?。一是增加政府的補貼水平。目前政府補貼仍遠低于農民繳費水平,應提高政府補貼標準,增強“新農保”的吸引力。二是明確界定各級政府的籌資責任。中央政府應界定最基本的養老保險標準,根據這一標準確定政府應承擔的資金數額以及各級政府之間的分攤額。三是弱化村集體在資金分攤中的責任。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一是在改革設計上,建議采取“常住人口”的概念,使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有效銜接。二是建議比照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規定,把自謀職業的農民工也納入新體制的適用范圍。三是建立全國統一的農民工養老保險管理體系,解決養老接續、待遇計發等問題。
【外貿篇】出口降幅將減小進口需求將改善
今年下半年,從國際方面看,各國經濟刺激政策逐步顯現成效,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衰退程度有望減緩,世界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將逐步渡過最艱難時期;從國內方面看,中國經濟增長將在強有力政策支持下企穩回升,國內需求日趨恢復,外貿扶植政策效果逐步明顯。綜合分析,預計我國出口降幅將日趨收窄,進口需求將得到改善,貿易順差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
2009年1-6月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進出口情況 單位:億美元,%
進出口額 | 進出口增速 | 出口額 | 出口增速 | 進口額 | 進口增速 | |
總體 | 9461.2 | -23.5 | 5215.3 | -21.8 | 4245.9 | -25.4 |
一般貿易 | 4628.7 | -22.6 | 2350 | -23.3 | 2278.7 | -21.9 |
加工貿易 | 3818.7 | -25 | 2501.9 | -22.3 | 1316.7 | -29.9 |
其他貿易 | 1013.8 | -20.6 | 363.4 | -5.3 | 650.5 | -27.1 |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整理而得。
國際因素:部分先行指標呈現回升態勢
國際金融危機去年四季度基本見底,世界實體經濟惡化勢頭正在得到遏制,目前世界經濟部分先行指標呈現回升態勢。
一是美國經濟有望觸底。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美國調整后一季度GDP環比折年率下降5.5%,較去年四季度降幅減少0.8個百分點;6月份商品零售額增長0.6%,較5月增加0.1個百分點,呈現5個月以來最大增幅;領先指標方面,LEI綜合指標4-5月連續兩個月回升,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半年連續6個月回升;房地產市場方面,6月住房成交582千套,環比上升3.6%,新房開工563千套,上升8.7%,呈現自去年12月以來最大漲幅。目前從除失業率(失業率是經濟增長的滯后指標)以外的各項經濟指標觀察,基本可以判斷美國經濟有望在二季度后觸底,并逐步呈現企穩回暖態勢。此外,歐洲、日本經濟先行指標也出現一定程度回升。總體而言,世界經濟向好因素不斷增多。預計下半年在美國經濟企穩的帶動下,歐洲、日本經濟亦將結束深度調整,全球經濟增長將緩慢恢復。
二是世界發達國家存在庫存回補要求。自2008年四季度以來,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眾多企業普遍經歷了快速、大幅削減庫存過程。目前美國制造業庫存額已經接近2006年底水平,商業庫存削減速度開始放緩。下半年,在世界經濟逐步企穩、市場需求預期改善的情況下,預計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大部分企業將進入庫存溫和回補階段。國際需求在各國回補庫存的帶動下將呈現階段性回升趨勢,我國出口面臨的外部需求環境亦將有所好轉。
三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受美元貶值、需求改善、通脹預期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年內以來出現波動反彈走勢。其中,國際原油價格上半年最高升至每桶70美元;紐約商品交易黃金期貨價一度逼近每盎司1000美元;錫價自3月以來升幅達到40%;玉米、大豆和小麥等農產品期貨價均觸及八個月高位。由于世界經濟預期整體向好,預計下半年石油、糧食、有色金屬等商品價格在全球經濟趨穩的背景下將繼續保持波動向上走勢,并帶動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回升。
四是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加強。為緩解國內市場壓力,保護本國產品銷路,各國普遍采取了提高關稅、濫用救濟等措施,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增強。數字顯示,1-4月,共有13個國家(地區)對我國產品發起“兩反兩?!闭{查38起,案件數同比上升26.7%,涉及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1.9倍。此外,國際貿易壁壘進一步加強。
五是甲型H1N1流感繼續蔓延。甲型H1N1流感自今年爆發以來,不斷在世界范圍內擴張,世界衛生組織6月11日將流感警戒級別升至最高警戒級6級,國際物流、消費、航運等活動均因此受到打擊。未來仍將有部分跨國商貿活動因流感而被取消,部分貿易往來亦將延緩,這將給本已處于低迷狀態的世界貿易帶來更大沖擊與壓力。
國內因素:支持外貿回暖的有利因素較強
就國內宏觀經濟運行基本面與政策面而言,下半年盡管存在少量不利因素,但支持外貿回暖的有利因素較強,預計我國進出口急劇下滑局面將得到控制。
一是宏觀經濟運行好于預期。在政府出臺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推動下,我國二季度GDP增速達到7.9%,部分地區和行業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投資快速增長,消費保持平穩,工業增速逐步回升。隨著我國宏觀經濟形勢不斷向好,國內市場需求將逐步恢復,對于能源資源產品、戰略儲備產品、裝備制造產品的國際需求將相應提高,這對于進口增速止跌回穩具有積極作用。
二是外貿支持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針對國際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中國外貿出口明顯下滑的情況,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出口發展的調控政策,并確定了下一步繼續穩定外需的6項措施。下半年,隨著各種外貿鼓勵政策的實施與落實,外貿企業資金緊張情況將得以緩解,相關出口費用下降,對外貿易信心得到提振。政策作用將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部需求萎縮影響,促進未來出口產品海外市場份額增加。
三是出口先行指數略有回升。中國5月份PMI指數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已升至擴張區間,10個月來首次站到臨界值之上,6月該數值繼續上升,達到13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5、6月份的PMI出口指數分別實現50.1和51.4。同時服裝、家具、電子及通信設備等行業訂單顯著反彈。出口先行指數回升預示未來出口形勢將趨于好轉。
四是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一方面,在世界發達國家經濟衰退、新興經濟體形勢惡化的背景下,中國目前經濟增長情況好于其它國家,基本面決定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存在上行壓力。另一方面,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將在本輪經濟危機中率先復蘇,中國市場成為海外資本投資首選市場之一,這對人民幣升值造成一定壓力。如果未來匯率上升,可能阻礙出口回暖。
趨勢展望: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降幅將呈現收窄趨勢
在外需企穩、政策顯效、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下,預計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降幅將呈現收窄趨勢。
1、出口降幅減小。本次出口急劇下滑,本質原因是世界經濟衰退引發全球需求銳減,而不是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品質等比較優勢喪失。下半年美國經濟運行有望觸底企穩并帶動世界經濟逐步走出低谷,國際市場需求將有所恢復。盡管目前仍然存在短期抑制出口增長的因素,但我國外部需求嚴重萎縮局面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加之中國支持出口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預計下半年出口下滑速度將日漸放緩,其中需求彈性較大的機電產品出口減速幅度有望縮小。
2、進口需求改善。國家前期擴大內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宏觀經濟觸底反彈,政府采購力度加大,內需企穩將有利于進口回暖。此外,去年三季度我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達到峰值,此后快速回落,受去年同期價格因素影響,預計下半年我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將穩中趨升,由于價格因素導致進口名義增長下滑的趨勢將有所減輕,名義增速將逐漸向實際增速靠近。
綜上所述,下半年我國外貿出口下降幅度將減緩,全年預計下降17.5%左右;進口降幅較上半年明顯減小,全年下降16%;貿易順差規模維持在2200億美元左右。
六大對策建議
(一)積極落實已出臺外貿政策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外貿政策重點可以放在將前期優惠政策“發揮好、貫徹好、落實好”上,幫助出口企業度過難關,保持外貿穩定運行。
(二)推進出口退稅制度化建設
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經過多次調整后,除“兩高一資”商品外,目前大部分產品已經接近全額退稅。建議下一步,一是細分出口產品稅號,按照結構優化原則,除“兩高一資”產品外,對其他所有商品實施全額退稅。二是借鑒發達國家在出口退稅方面有益的制度性安排,通過法律手段,將出口退稅政策轉化為一項固定制度,逐步建立與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出口退稅制度體系。最終通過出口退稅制度安排,達到長期降低企業出口成本,幫助企業增加效益,提高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三)繼續擴大出口信貸規模
一是繼續加大對具有償還能力、信譽良好的發展中國家進口企業提供人民幣出口買方信貸政策力度。二是擴大國內出口賣方信貸覆蓋范圍,提高出口信貸在一般貿易中的比重,著重支持國家重點推動的大型機電成套設備出口項目、裝備制造產品出口項目。
(四)增強匯率機制靈活性
一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可以考慮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匯率波動狀況,調整目前貨幣籃子中各主要幣種的權重,增加歐元、日元等世界貨幣比重,逐步改變當前人民幣實際走勢盯住美元的局面,減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壓力。二是進一步增強匯率彈性,建議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中間價浮動區間,在更加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三是加強區域內貿易——貨幣合作,擴大雙邊貨幣互換規模和適用范圍。
(五)堅決貫徹外貿多元化戰略
一是加強區域間貿易合作,加快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系建設。未來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強與周邊俄羅斯、印度、東盟等國家與地區的貿易單邊與多邊合作,建立區域范圍內貿易互動與穩定機制,同時建立區域內部金融合作體系,推動東亞地區貨幣——外儲——金融系統建設,增強10+3框架凝聚力。二是鼓勵企業拓展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利用國外企業因金融危機收縮業務的契機,結合中國企業競爭優勢,盡快搶占細分市場。三是推進與資源、能源儲備豐裕國家雙邊互惠貿易活動。
(六)積極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一是堅定、明確闡明中國對于貿易保護主義的態度,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形式阻礙貿易自由化進程,同時對實施貿易保護的國家進行威懾、警告,使其在實施相關貿易保護行為的過程中有所顧忌。二是對于其他國家擅自直接或變相采取禁止、限制、加征關稅等影響中國正常出口貿易的行為,以及其他國家通過傾銷等方式向中國輸入商品的做法,考慮對其采取報復性措施,如征收報復性關稅,限制該國相關產品進口,控制進口配額等。三是倡議國際有關機構對世界貿易體系進行改革,特別強調世貿組織要加強對發達國家貿易保護政策的監管。同時充分利用WTO規則,以“增進國際交流,抵制貿易壁壘”為原則,運用反傾銷、反補貼等政策工具,打擊部分國家貿易保護行為。
【價格篇】
物價下行周期即將結束CPI年底有望由負轉正
根據目前各影響因素判斷,今年10月份之前CPI從下降態勢走出的可能性較小。如果目前環比上漲的走勢能夠延續下去,年底同比出現上漲的可能性較大。2009年我國CPI同比下降幅度大約為0.5%左右。2009年我國PPI同比下降幅度大約為5%左右。
消費價格下降態勢將持續,但下降勢頭在四季度將得到扭轉
2009年上半年,受上年翹尾因素的較大負面影響,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RMPI)等主要價格指數都出現了同比下降的走勢。從近期變化情況來看,各類價格指數下降的勢頭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1、在翹尾因素的負面影響下,短期內消費價格下降態勢將持續。目前消費價格出現下降的態勢,主要與2008年四季度價格大幅度下降、造成基數前高后低有關。這種影響用翹尾因素來衡量,就表現為對今年的負面影響。根據我們的測算,CPI翹尾因素的負面影響在10月份之前大體保持在一個百分點左右,11月份開始明顯減小。由于近期價格上漲的動力不強,截至5月份新漲價因素表現為對價格上漲的輕微推動,因此,根據目前各影響因素判斷,10月份之前CPI從下降態勢走出的可能性較小。如果目前環比上漲的走勢能夠延續下去,年底同比出現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2、社會總需求擴張步伐加快將抑制各類價格持續下降。各類價格水平的回落是前期社會總需求擴張步伐放慢的滯后反映,根據近年來的經驗,CPI漲幅滯后于經濟增長約一年時間左右。根據這樣的經驗和目前經濟運行的態勢來判斷,由于2009年年初經濟增長率處于谷底,從3月份經濟增長率出現反轉,未來經濟增長仍將保持反彈的趨勢,那么2009年全年消費價格下降態勢可能延續到9月份前后,到年底可能出現反轉。
3、貨幣供應對價格上漲起到明顯支撐。影響國內價格變化的主要因素是貨幣供應的變化。進入2009年以來,隨著貨幣政策的寬松,信貸投放量急劇擴張,1-5月份我國信貸投放額達到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投放3.7億元;國內貨幣供應量M1、M2增速也都明顯提高,5月底M1、M2增速分別達到18.7%和25.7%,比貨幣政策放松之前的2008年11月底分別提高12和11個百分點。一般而言,貨幣的注入將起到增加實際需求和推動價格上漲兩方面的作用,因此,M2增速與GDP增速之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未來我國的通貨膨脹壓力,從近期的情況看,M2增速與GDP增速之差明顯高于歷史上正常經驗水平,說明貨幣供應對未來價格上漲形成較強的潛在推動作用。
4、肉類價格臨近周期的轉折階段。近年來影響國內消費價格走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肉類價格,肉類價格本身呈現出較強的周期性波動態勢。2003年以來肉類價格出現了兩個先快速上升、后快速下降的周期,從2006年年中開始的本次周期,目前已經延續3年左右的時間,根據生豬的飼養周期和價格變化周期,目前價格變化已經接近周期性谷底。另外,從豬糧比價關系來看,目前豬糧比價已經低于根據歷史經驗得出的6:1的養豬收益盈虧平衡點,未來一段時間肉類供給將逐步趨于放慢甚至減少,價格下降的階段也可能臨近結束。
綜合考慮上述影響因素,2009年我國CPI同比下降幅度大約為0.5%左右。
工業品出廠價格和生產資料價格走勢可能發生突變
除了受到國內因素的影響之外,我國PPI和生產資料價格受到國際因素的很大影響。從歷史經驗來看,我國PPI和生產資料價格與美國PPI的同步性非常強。主要原因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很多原材料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較高,很多產品又主要面向國際市場;美國商品市場的對外開放水平也比較高;因此,我國與美國的PPI和生產資料價格走勢共同受到國際市場供求的影響。
美元供應量和匯率變化是影響工業品和生產資料的國際價格水平的重要變量。美元的供給與美元匯率之間又存在聯動關系。在美元供給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美元趨向于貶值。美國貨幣供應量M1的變化與美元匯率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貨幣供應增加之后,美國PPI往往出現上漲;美元貶值之后,美國PPI也往往出現上漲;兩者同時出現時,價格的上漲幅度往往會比較高。
目前,美國貨幣供應量的較快增長還沒有充分體現到價格水平上,主要原因是美國的貨幣乘數和貨幣流通速度的明顯下降減緩了美國大規模注資拉動價格上漲的影響。但未來有可能帶動價格出現上漲。
1、目前貨幣乘數明顯低于正常水平,但有可能發生急劇變化。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美聯儲向美國金融機構大規模注資使得美國基礎貨幣增速達到很高水平,但由于目前貨幣乘數明顯低于正常水平,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低于基礎貨幣增速。美國基礎貨幣余額從危機前8000億美元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7000億美元左右,增長1倍多;但美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乘數金融危機前比較正常的8-9下降為目前的4-5左右,下降了一半左右,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基礎貨幣高速增長的影響。隨著金融危機影響逐步減弱,一旦貨幣體系恢復正常運轉,貨幣乘數就可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如果在發生這種轉變之前基礎貨幣的數量不能降低到適當水平,貨幣供應量增速將明顯提高。因此,要密切監測貨幣乘數的變化。
2、貨幣流通速度明顯低于正常水平,但有可能發生急劇變化。盡管貨幣乘數的下降減緩了基礎貨幣對貨幣供應量增長的影響,但由于基礎貨幣的超高速增長,使得美國的貨幣供應量達到較快的增長。近期美國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速保持在16%左右,而危機前為零增長上下;廣義貨幣M2增速保持在9%左右,比危機前6%左右的增速提高了一半左右。
目前,美國貨幣供應量的較快增長還沒有充分體現到價格水平上,主要原因是美國貨幣流通速度的明顯下降減緩了美國貨幣供應量較快增長拉動價格上漲的作用。2008年9月份美國金融危機急劇惡化之后,美國的貨幣流通速度急劇下降,廣義貨幣M2的收入流通速度從此前的0.48左右下降到一季度的0.42左右。未來時期貨幣供應量的高增長是否會對通貨膨脹形成實際的壓力,關鍵是要看貨幣流通速度在何時恢復到正常水平。
3、美元匯率可能重新進入貶值階段。在本次金融危機之前,美元經歷了數年的貶值;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后,對國際主要交易計價貨幣和儲備貨幣---美元的需求較為旺盛,使得美元匯率出現了一輪快速升值;但近期隨著人們對經濟前景的看法趨于樂觀,美元的避險功能減弱,對美元的需求相對減少,加上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美國釋放的美元供給量要明顯大于歐元、日元等貨幣,美元已經重新出現了貶值的走勢。從未來情況看,上述因素將繼續對美元貶值形成壓力,美元長期走貶的可能性較大。美元貶值將提升各類產品的國際市場的價格。
4、基數變化可能使得未來PPI的上漲速度較快。目前,國內外PPI和生產資料價格仍然出現下降,主要與2008年四季度的大幅度下降造成基數前高后低有很大關系。從國內情況來看,PPI和RMPI翹尾因素對今年價格走勢的負面影響在10月份之前也比較強,在8月份之前這種負面影響還將繼續加大。從而使得PPI和RMPI同比下降幅度在8月份之前可能繼續加大。但在10月份之后,隨著翹尾因素負面影響的急劇減小,PPI和RMPI同比將迅速由下降轉為上漲。在2010年漲幅有可能明顯加大。
綜合考慮上述影響因素,2009年我國PPI同比下降幅度大約為5%左右。
三大政策建議
1、抓住國際市場價格下滑的有利時機,改革價格形成機制
在當前經濟增速相對較低、對資源類產品的需求不太旺盛的情況下,進行資源等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對全社會造成的影響會比較小。
2、做好貨幣政策適時退出的預案
當前經濟增長和價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社會總需求擴張步伐明顯放緩的滯后反映,為了抑制經濟增速和價格總水平的過快下滑,2009年國家應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無疑是正確的政策選擇。但未來這一政策的執行應該更好地把握好力度,避免貨幣政策執行上由“適度寬松”變為“過度寬松”,為未來通貨膨脹隱患。
3、進一步完善國內外價格水平聯動機制,避免價格水平過度波動
國內外價格接軌不宜簡單化,應該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發展水平和價格總水平之間的差異。同時,對于國際上受熱錢炒作影響較大而價格波動頻繁的產品,進一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和調控手段,適當緩沖國際價格波動對國內價格的影響,避免價格水平過度波動對國內生產的不利影響。
【金融篇】保持信貸總量平穩促進信貸結構優化
今年上半年貨幣政策全力以赴“保增長”,“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實際執行中“相當寬松”。貨幣政策與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相配合,實現了遏制經濟較快下滑的良好效果。二季度經濟走勢呈現企穩回升勢頭,但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穩固。隨著貨幣信貸猛增,資產價格泡沫風險、遠期通脹風險、不良資產風險也開始形成。下半年貨幣政策仍應堅持“適度寬松”的既定方針,但在執行中,要適度微調,由上半年的“相當寬松”向“適度寬松”回歸,推動貨幣與信貸平穩增長,加強信貸結構調整,同時還要切實防范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
貨幣政策全力以赴“保增長”
1、信貸猛增有效配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和住房消費回升。2008年前三季度央行和銀監會嚴格的信貸額度管理,商業銀行的放貸熱情受到抑制,9月份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后,為防止我國經濟受到過大沖擊,保證經濟平穩快速增長,貸款額度限制完全放開。為配合政府“保增長”的要求,同時出于經營壓力,商業銀行自去年11月份就開始猛增信貸。今年以來,商業銀行的放貸沖動得到極大釋放,上半年貸款投放規模創出空前的“天量”。1-6月人民幣各項貸款累計增加7.37萬億元,同比多增4.92萬億元。上半年新增貸款規模不僅創下有史以來同期最高水平,還超過了以前各年度全年貸款投放規模。6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4.4%,為199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信貸大幅投放對上半年宏觀經濟企穩回升提供了寬松的資金條件。
2、信貸投放帶來的乘數效應推動貨幣供應快速增長。今年以來,在信貸猛增的推動下,貨幣供應量增速持續走高。6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28.46%,增幅比上年末高10.64個百分點,創下1997年以來最高水平;M1余額同比增長24.79%,增幅比上年末高15.73個百分點。M2增速與M1增速之間的“剪刀差”逐月縮小,說明伴隨經濟企穩回升,存款出現活期化傾向。不過由于M2增速始終快于M1,貨幣流動性比例(M1/M2)仍較往年要低,6月末,貨幣流動性比例為34%,比去年同期低0.99個百分點,基本為歷史同期最低水平。貨幣流動性比例較低說明雖然目前經濟景氣在回升,但經濟活躍程度仍較往年同期要差。
從貨幣派生角度看,我國貨幣擴張主要來自于信貸猛增帶來貨幣乘數效應,此外,央行去年底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今年以來公開市場操作總體投放資金也保證了基礎貨幣增長。5月末,基礎貨幣余額為12.28萬億元,比上年末減少64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425億元。分不同月份看,由于去年12月份央行連續兩次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基礎貨幣余額自去年12月份開始跳升到12萬億元以上。但隨著商業銀行猛增信貸,超額儲備水平降低,基礎貨幣余額自2月份開始逐月下降。受信貸猛增影響,貨幣乘數自今年1月以來持續攀升。
3、公開市場操作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保持低位,為商業銀行放貸提供支持。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今年以來,我國貿易順差規模有所縮小,外資流入減少,國際收支順差結匯形成的外匯占款投放勢頭也明顯減弱。外匯占款余額同比增速由上年末的29.4%下降到今年6月末的15.9%。上半年外匯占款累計新增9482億元,同比少增15318億元。在外匯占款萎縮導致相應的流動性投放減弱的背景下,央行上半年公開市場操作,僅在2月和4月實現流動性凈回籠,其余月份均為凈投放資金。綜合來看,上半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累計凈投放資金5015億元,而去年同期為凈回籠2259億元。
此外,自去年9月份以來,為防止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市場造成沖擊,央行還通過持續下調央行票據發行利率來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上半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均為發行3年期央行票據和進行28天和91天正回購操作,3年期央票的發行利率一直穩定在0.965%,28天正回購利率一直維持在0.9%。在央票發行利率和正回購利率維持在超低水平的引導下,貨幣市場利率也保持在歷史低位。
4、貸款名義利率處于歷史低位,但實際利率仍偏高。2009年以來,受前期降息和貸款同業競爭驅使,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繼續下行。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76%,比年初下降0.80個百分點。受擴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浮幅度政策影響,3月份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5%。目前,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名義(基準)利率處于歷史低位,但如果考慮到目前CPI與PPI雙雙負增長的現實,則貸款實際利率水平還是偏高。如果剔除物價因素,6月份一年期貸款(基準)實際利率約為10.1%,處于較高水平,但略低于1997-1999年通貨緊縮時期水平。
堅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信貸投放適度微調
隨著經濟企穩回升,與貨幣信貸猛增相伴隨的資產價格泡沫風險、通脹風險、不良資產風險也開始形成,近期對于貨幣政策是否需要調整的討論開始增多。我們認為,判斷下半年貨幣政策取向,要考慮以下三點:一是經濟已經開始回升,貨幣政策延續上半年的擴張力度必要性降低;二是經濟回穩的基礎尚不穩固、年內通脹風險不會出現,目前尚未到貨幣政策收緊的時機;三是貨幣政策要在預防資產價格泡沫風險、遠期通脹風險,金融風險方面有所作為??傮w來看,“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仍應是下半年金融調控的首要目標,貨幣政策仍應堅持“適度寬松”的既定方針,但在執行中,要適度微調,由上半年的“相當寬松”向“適度寬松”回歸,推動貨幣與信貸平穩增長,加強信貸結構調整,實現“調結構、促轉型、增后勁”,同時還要切實防范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
1、貨幣政策應堅持“適度寬松”的基調,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經濟回升的基礎并不穩固,內生增長動力尚待加強,為防止經濟復蘇出現反復,宏觀經濟政策應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為此,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不能變,仍要以“擴內需、保增長”為基本出發點。
2、保持存貸款名義利率穩定。目前存貸款實際利率處于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物價水平下降,而并不在于名義利率過高。如果下半年CPI、PPI仍呈同比下降走勢,且降幅進一步擴大,那么存貸款實際利率可能會繼續上升。但考慮到遠期通脹風險,明后兩年物價水平可能會回升,屆時存貸款實際利率自然就會回落。也就是說,目前貸款實際利率處于高位可能是階段性的。另外,由于我國投資和消費的利率彈性較低,降息對擴內需的刺激作用并不大。因此,從防范長期通脹風險,控制通脹預期考慮,年內存貸款名義利率應保持穩定,不宜進行調整。
3、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同時適當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回升。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取決于銀行體系流動性的變化,如果股票市場IPO的重啟、外匯占款投放規模下降過多等導致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緊張,應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資金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來確保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充足,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如果過多資金滯留在銀行體系內,導致貨幣市場流動性過剩,就應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適當回籠資金。7月份以來,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已經開始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回升,但目前貨幣市場利率仍處于較低水平。盡管短期資金價格已經超過四大國有銀行的資金成本,但是仍然低于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成本線,仍有利于中小銀行放貸沖動的釋放。如果下半年“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著眼點在“適度”的話,貨幣市場利率水平應繼續向中性水平回歸。
4、保持信貸投放穩定,促進信貸結構微調。當前信貸政策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經濟回升基礎并不穩固,政府四萬億投資計劃的實施仍需要信貸投放的配合;另一方面,信貸猛增帶來的風險隱患在增加。為此,下半年要保持信貸政策的連續性,既要保持總量平穩,又要做到結構優化。在總量控制上,要推動信貸平穩投放,保證信貸政策對政府投資計劃的支持力度,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做好穩定和刺激內需的工作,同時適度控制信貸規模,防止信貸過度膨脹。在結構調整上,把握好結構調整的力度、節奏和方式,通過窗口指導推動信貸結構“微調”。
信貸政策的結構性“微調”的側重點主要有:一是要促使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向實體經濟傾斜,可以對商業銀行提出強制性要求,保證新增貸款的大部分必須用于實體經濟,存量貸款也要有計劃地向實體經濟轉移。二是積極引導商業銀行對信貸投放進行結構性調整,在保持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貸款合理增長的同時,解決經濟復蘇由政府推動向市場自主性增長的動力切換問題。信貸投放要向有效推動民間投資和消費增長傾斜,具體而言,要加大對創新能力強、產業前景好、有訂單、有利于帶動就業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加大對技術改造、兼并重組、過剩產能向外轉移、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信貸支持,進一步開發促進居民消費的多種消費信貸產品,增加對居民消費貸款的投放,加大對三農、助學、就業等的信貸支持,同時繼續限制對“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劣質企業的貸款;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出口信貸的規模,探索在出口信貸中提供人民幣中長期融資。
5、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為防范可能的不良資產風險,監管部門應加強金融監管,對一些領域貸款增長過快做出風險警示。此外國際游資的流動不利于我國宏觀經濟金融的穩定。為防止大規模的熱錢流流動對我國造成的不利沖擊,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跨境熱錢流動的監測和管理。
【財政篇】
財政收入形勢嚴峻財政收支矛盾突出
今年以來,由于經濟減速、結構性減稅等因素的影響,財政收入處于負增長狀態,財政收入形勢十分嚴峻;在財政支出方面,積極財政政策得到較好落實,且加快落實擴內需、保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保障重點支出,都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進一步增加了財政支出壓力,收支矛盾比較突出。下一步財政政策要在抓緊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及時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更加嚴峻的經濟局面,盡早研究準備預案,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情況
1、財政收入企穩回升,但減收壓力仍然較大。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33976.14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832.05億元,下降2.4%。其中,中央本級收入17704億元,同比下降9.4%;地方本級收入16272.14億元,同比增長6.6%。
財政減收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主要稅種收入增速下降幅度較大。一是受經濟下行、企業投資活動萎縮、增值稅轉型等因素影響,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收入大幅減少。1-6月,國內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和13.8%。二是受外需下降,企業國際貿易活動減少等因素影響,進口貨物兩稅和關稅收入較少較多。1-6月,進口貨物兩稅和關稅收入分別下降14.9%和29.9%。
(2)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增加較多。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先后七次提高勞動密集型和機電等產品出口退稅率,受政策影響,1-6月外貿企業出口同比增長21.9%,相應體現為財政減收。
(3)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下降。受稅率政策調整翹尾因素影響,1-6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同比下降74.5%。
但也要看到,全國財政收入呈回升趨勢。全國財政收入1月份下降17.1%,2月份下降1.2%,3月份下降0.3%,4月份下降13.6%,5月份增長4.8%,6月份增長19.6%(見圖1),在2008年10月份以來連續七個月下降后,實現了兩個月的增長。主要原因是:(1)消費稅收入增長迅速。(2)營業稅收收入有所增長。(3)非稅收入大幅增長。
2、財政支出增長迅速。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支出28902.5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20.54億元,增長26.3%。其中,中央本級支出5904.89億元,同比增長22.7%;地方本級支出22997.67億元,同比增長27.3%。各項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同比增加1065億元,增長75.5%;交通運輸支出同比增加587億元,增長67.8%;環境保護支出同比增加205億元,增長63.4%;科學技術支出同比增加331億元,增長57.1%;醫療衛生支出同比增加370億元,增長40.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加815億元,增長29.2%;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同比增加372億元,增長24.1%;教育支出同比增加593億元,增長17%。上述重點支出增加額占同期財政支出增加額的75%。
全年財政形勢預測
1、全年財政收入形勢嚴峻。經濟決定財政,經濟增速減緩和物價下行的趨勢,決定了財政收入難以實現較快增長。特別是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等因素的影響,外貿進出口總額下降較多,企業利潤大幅減少,物價水平下行壓力大,使相關主體稅種稅基縮減較多。從政策性因素看,政策性減收影響將進一步顯現。具體來看,影響財政收入增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年部分經濟指標可能完不成計劃。2009年中央財政收入計劃是依據國家確定的GDP增長8%、工業增加值增長9.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4%、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8%、企業實現利潤等指標,以及政策性減免稅費等因素綜合測算確定的。這些指標前5個月增幅都比較低,隨著擴內需、保增長政策措施效應逐步顯現,今后會逐步提高,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出口總額、企業實現利潤等指標難以完成計劃指標,使財政收入增長低于預算目標,造成財政短收。
二是相對于經濟增長、財政收入增長存在滯后性,經濟回升反映到財政收入上需要一段時間,財政收入下降期比經濟下滑延續期更長。
三是為支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在年初預算確定后,又出臺了進一步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等政策,如從2月1日、4月1日和6月1日起,再次提高紡織、服裝、輕工、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有色、石化、農業等產品出口退稅率,與預算相比又減少了財政收入。
四是財政收入與GDP的彈性受經濟周期影響波動較大。在經濟上行期,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企業效益大幅提高,財政收入呈現較快增長勢頭;在經濟下行期,企業效益下降,財政收入增幅往往比經濟增長要低。
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09年全國財政收入將會比預算短收。考慮到今年財政收入可能呈現前低后高態勢,按照2000年以來前6個月財政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的較低值預測,全年財政收入增長約2%,由此測算全年財政收入約為62620億元,短收約3600億元左右。
2、全年財政支出大幅增長。在財政支出方面,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加快落實擴內需、保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保障重點支出,都需要財政加大投入力度。全年全國財政預算支出76235億元,增長22.1%。中央財政總支出和重點支出預算增幅較高,中央財政總支出預算增長24%,其中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農林水事務等方面支出都增長較快。年度預算確定后又出臺了一些增支政策,包括增加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貼息、促進外貿發展等方面的支出,進一步加大了財政支出壓力。綜合考慮,初步預計全年全國財政支出增長速度在22.5%左右。
因此,2009年中央財政形勢十分嚴峻,財政收支矛盾將更加突出。
下一步財政政策措施建議
(1)貫徹落實好保增長的各項財稅政策措施。一是充分發揮政府公共投資的作用,促進投資平穩增長。狠抓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加快政府公共投資預算下達和項目實施進度,盡早形成有效實物投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社會資金的乘數作用。加大對政府公共投資的監督檢查,確保盡快落實到位并發揮效應。二是支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加大家電下鄉實施力度,充分發揮其直接刺激消費的作用。加大對社會保障、就業、醫療衛生、教育、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穩定居民消費預期,促進擴大消費。三是合理運用出口退稅、關稅、財政補貼等財稅政策手段,穩定和擴大出口。清理和取消限制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大對外貿易的金融支持力度,采取買方信貸、賣方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等多種方式,促進擴大出口。四是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支持力度。
(2)大力促進農村改革與發展。一是完善農業補貼政策,抓緊研究建立補貼動態調整機制。二是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確保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順利實施。充分發揮最低收購價糧食對市場的調控作用,保護種糧農民利益。三是大力發展支持發展現代農業,啟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項目建設,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民科技培訓力度。
(3)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密切關注就業形勢,加大就業資金投入,努力保持就業局勢基本穩定。進一步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范圍,重點向大學生、農民工等傾斜。支持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加大對就業再就業培訓的支持力度。二是按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要求,抓緊出臺有關配套文件,加大醫療衛生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繼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進一步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完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機制。三是繼續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支持力度。
(4)狠抓增收節支。針對中央財政可能出現的短收,為確保完成全年預算任務,需要在實施好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基礎上,狠抓增收節支。一是大力支持稅務、海關等部門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嚴格控制減免稅,嚴厲打擊偷騙稅違法活動,強化出口退稅管理,努力確保財政收入應收盡收。二是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精神,壓縮公務購車用車、公務接待費和出國經費,嚴格控制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勤儉辦一切事業。
(5)提前研究新的政策預案。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更加嚴峻的經濟局面,需盡早研究預案,包括下一步財政政策的著力點及可供選擇政策工具組合等。一旦國外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國內經濟持續低迷,應果斷推出新的刺激措施,并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協調配合,著力帶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來源:上海證券報)